我找不到任何理由不看这本书:《追风筝的人》

紫色罗兰 2024-04-23 04:52:35

最开始是哪些人在推荐《追风筝的人》?

我看到这本书的评语,“惊人之作,荡气回肠,震撼人心,扣人心弦。”以及

“奥巴马送给女儿的新年礼物,李雪琴高圆圆感动推荐的现象级畅销小说。”

才暂时放下《1984》来看这本书。

我目前看到第五章。

这本书是以主人翁阿米尔的口吻和视角用第一人称来写的。想要学习灵活运用第一人称描写小说,这会是一本不错的教材。

看到第五章,才感觉进入主题,或者说剧情的幕布才刚刚拉开帷幕。

看评语这本书主要讲的应该是,两个性格迥异的男孩,因缘际会一起长大。但是由于种族不同,身份地位不同,形成的思维方式也不同。

如果把人生比作放风筝的过程,那阿米尔永远是那个掌控着风筝线的那个人,而哈桑则永远是那个追着风筝跑的人。

旧时代家庭环境的影响,造成两个一样大的孩童对世界的看法和信念截然不同,也就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轨迹和结局。

好在现在的社会多元而且信息发达,我们很容易改变一些对世界的看法,推倒思维的墙,改变固化的思维,重塑信念,从而创造更多可能性。

纵观全文的话,前三章有点倒序的意思。

第一章

2001年12月,我成为今天的我,是在1975年某个阴云密布的寒冷冬日,那年我十二岁

以这句话开始。开启了对前尘的回忆。

这句话让我想到另外一句话,人总是会在某一个瞬间突然就顿悟了。阿米尔能够在12岁就顿悟了,实在是很幸运。不过想到另外一句话又觉得不那么美好了,这句话是“一个人的觉醒,来自他忍过的痛,受过的伤。”

作者这句话很巧妙,它就是一个“悲伤”的引子,给整本书定下了悲情却不悲惨的基调,同时让人很好奇“他”十二岁那年究竟经历了什么,才能顿悟。

看到网友对这本书的评语,尤其是看到第五章的内容时,我就不止一次想到了余华老师的《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同样是生活在同一时代,两个同龄的孩子,一个北京男孩想要的六一礼物是一架真正的波音飞机,而一个西北女孩想要的六一礼物是一双普通的白球鞋。

当年的阿富汗,如今的中国,同样存在同龄不同命的差距,对待世界的差距和梦想之间的差距。这种不可言喻的体悟,只有亲自去看看这本书才能体会到吧,我就不多说了,免得显得咬文嚼字了。

关于开悟,我的理解跟众多网友一样,我认为,苦难能带来顿悟,提升认知也能迎来开窍。所以余华老师说,“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赞美的,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会带来成功,苦难不值得追求,磨炼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面对生活的压力,不要焦躁不安,也许这只是生活对你的一点小考验,也许人只有压力才会有动力,人都是被逼出来的。

以上是看书时我个人思维的散发,有些跑题了。回归正题

这本书的第二章主要讲的是哈桑的出生和他父母的关系。哈桑的母亲(莎娜芭)很漂亮,但她很嫌弃阿里(哈桑的残疾父亲),生下哈桑不久她就抛弃了这父子俩。

第三章主要是讲阿米尔和爸爸之间有些微妙的关系。

稍微看了一点后面的剧情,觉得前三章真的是埋下了很多伏笔。

比如阿里吟唱的那句歌词,就昭示了,哈桑最终将与他父亲一样,被那脆弱的兄弟情伤害地彻底。

比如阿米尔爸爸所说的冠冕堂皇的那段话,与他自己做的事情,简直是再讽刺不过的笑话。

这本书的主要的思想感情是阿米尔对哈桑的愧疚。但是从他们的人生轨迹,我们又看到了细思极恐,令人瞠目咋舌的当时历史背景下的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

说真的,前面三章看起来是索然无味的,好在我深知小说是一个整体的写作动作,所以看不下去的时候,赶紧通读了一遍,得知后面的故事情节很精彩,才坚持看下来,看到第五章主要剧情终于缓缓展开。结合通读的后面的剧情,我又把前三章看了一遍,发现这三章的精彩之处。顿时觉得,不愧是现象级畅销书名著,名副其实。

以上,明日继续分享《追风筝的人》这本书的观后感,我是铃兰深度阅读,把阅读这件有趣的事情坚持到底,与友们共勉。



0 阅读:6

紫色罗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