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娃被蜱虫咬伤,妈妈一个果断处理,被医生夸赞:做得不错

豆芽妈妈育儿 2024-04-16 02:02:13

Hello,大家好,我是豆芽妈妈。

夏天快到了,每到这个时节,一些蚊虫都开始活跃起来。有些无伤大碍,有些则非常致命。

记得豆芽妈妈在武汉上大学的时候,真是被那里的一种怪虫子吓怕了。

当地人管那种虫子叫“湿虫”,一种小爬虫,晚上睡觉的时候会爬到你的皮肤上,尤其爱往脸上爬,它爬过的地方皮肤被灼伤起水泡,又痛又痒,脸部就像毁容了似的,用药后也得一两周才可以痊愈。

近日,豆芽妈妈查阅资料,发现一种更可怕的虫子,可能一直潜伏在我们身边,因为这个小虫子,导致丧命的大有人在。

这个可恶的小虫子就是蜱虫,会钻到人的皮肤里吸血。吸血前也就几毫米,不易被发现,吸血后明显胀大,可能会引发感染、疼痛、呕吐,严重的还会导致瘫痪和不幸身亡,真是太可怕了。

“蜱虫”为何物?为什么杀伤力这么大?

蜱虫是一种在春夏季节活动频繁,以前常出没在森林、草原等植被茂密的地方,近年来经常会在小区、公园的草丛、灌木中发现它的踪迹。

别看它的体型小,杀伤力却很大。因为不易人们察觉发现,很容易忽视耽误治疗时间。

人民日报曾报道,浙江省人民医院曾接诊过一名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被送到ICU,其罪魁祸首就是蜱虫。

豆芽妈妈在查阅资料的时候也得知,辽宁沈阳一两岁男孩因被一只蜱虫持续叮咬5天时间,等到家人发现就医时,蜱虫已经胀大数十倍。

因为发现的时候太大而无法取出,只好把其所在的一小块肉整体切除掉。据孩子妈妈回忆,应该是天气回暖的时候,周末带孩子出去爬山过程中无意中掉落到的。

江苏盱眙市更有一家三口因为被蜱虫咬伤造, 仅有一人转危为安,其他两个人皆因多器官衰竭而病重不治。

豆芽妈妈在进一步查阅资料中发现,蜱虫喜欢活动在温暖潮湿的地方,有的还会藏在人或动物的毛发中。

它是蜘蛛的近亲,活动范围很小,只等猎物上门才伺机行动。这种小虫,专挑人们皮肤薄弱而又难发现的地方下手,如头发、耳后、腋下、腿踝、腹股沟等部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资料显示,蜱虫可携带传播83种病毒、31种细菌性和32种原虫性疾病。

4岁娃被蜱虫咬伤,幸好妈妈果断处理,无大碍

看到一个案例,一位宝妈处理4岁娃被蜱虫咬伤,真是机智果断,避免娃受到进一步伤害,非得值得学习。

原来这位妈妈白天带孩子从公园玩后,晚上睡觉前她发现娃脚趾逢里有一个小黑点,联想到之前在网上看到的蜱虫致病的消息,她一下子紧张起来。

当时她第一反应也是用手抓起来,哪想越抓越紧,她想起科普视频中提到,蜱虫嘴里有倒钩,不可硬拉。

于是她一边安抚孩子的情绪,赶紧找来家里医药箱,先是用酒精滴了几滴在蜱虫的位置上,然后拿起镊子,夹住头部猛得拉起,看到蜱虫完整被拽出来。

她不放心赶紧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医生检查后无大碍,夸赞她做得不错,开了一些常备药品,便带着孩子回家了。

遇到“夺命蜱虫”,这样应对很专业

遇到“夺命蜱虫”,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拍死或者企图用手拔出它。蜱虫嘴上有倒钩,一旦咬住皮肤,很难拔出来。

如果处理不当,拔或者拍的过程中将蜱虫的头部留在皮肤里,也会发生严重感染。

医生的专业建议是:

1、定期给孩子做皮肤检查,特别是头发、耳后、腹股沟、腋窝等隐秘地方,一旦发现,要及时处理;

2、用镊子将蜱虫从头部垂直拔起,避免将头部留在皮肤中;将蜱虫放在密封的容器中,避免二次传播;

3、随后用酒精对被咬的地方进行消毒,并涂抹一些抗菌软膏;

4、观察孩子症状,有无发烧、感染事宜,及时就医;

5、另外,就是带娃出去玩耍,尽快穿长袖长裤,涂抹驱蚊虫药水,降低被咬的几率。

我们在生活中总是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如果事先没有准备,往往遇到会搞得措手不及。

教会孩子习得一些安全规则,懂得一些应急处理措施,做到在家里和户外保护好自己,大人就会省很多心。

宝妈群里被宝妈朋友们强烈推荐的这套《迷你安全》手册书,从“自救”和“避险”两大安全主题出发,让孩子习得和精通安全规则和措施,减少成长路上的一些“绊脚石”。

这套《迷你安全》手册书包括两册《儿童自救手册》和《儿童避险手册》,我大致翻阅了一下,和普通市面上一般的安全教育书籍不同,主要有三大优势:

第一,专业科普,将“自救”进行到底

自救是一个人的生存保障,也是让孩子必须要掌握的生活技能。

吃鱼卡喉是要吐咽米饭或者大口喝醋吗?其实真正的有效措施是,趁着刺扎的不深的时候,用力往外咳,胸腔振动带动喉部肌肉将小刺推出来,或者用镊子在口腔中找出夹出来,而不是用以上的“土办法”,容易使刺进入更深、划破内脏。

还有吃饭太快噎住怎么办?夏日里中暑怎么办?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情,因为处理不当,很可能给孩子带来意外伤害。

这套《迷你安全》手册书,是精心编写的儿童应急科普丛书,由权威的国家级科学出版社出版印刷,将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意外伤害事件按照等级划分,进行排序,科普教育,旨在引起家长和孩子内心的重视。

每个章节后面还设置了“自救小锦囊”,用简洁的语言分步骤告诉孩子自救措施,加深安全意识。

第二,真实案例,将生活常识融入情境中

我们知道,4、5岁到十来岁之间的孩子,好奇心旺盛,其实他们是自带危险源的。

前年我们老家那年前二十七八发生一起爆炸案,几个小男孩在外面买跑玩,没想到扔到了下水道里,导致那里爆炸,几个孩子无一人生还。

真是让人触目惊心,而每年一到夏天,尤其是暑期,多少孩子溺水死亡事件,也是让人不忍赌目。

加强孩子的安全意识真的非常有必要。这套儿童安全部科普书,收集分析了上千个家庭真实案例编撰成册,摆脱枯燥的说教,以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形式展现在孩子面前。

用浅显的道理告诉孩子,如何在危机时刻化险为夷,将自己脱离险境,或者将伤害降到最低。

第三,趣味阅读,提供紧急应对方案

这套《迷你安全》手册,从一个个小情景故事出发,告诉孩子遇到突发紧急的事件,要冷静镇静,并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预防办法和急救措施。

手册配有生动有趣的插图,附带拼音,都可以作为文字部分的有效补充,让孩子自主阅读学习。

这套书还附带“自我能力测试”,旨在让孩子学以致用,加深学习和认知。

其实,我们身边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厨房里的烹饪厨具,家庭里的家用电器,以及外出时的道路交通,遇到的各色人物等等,提前给孩子灌输相关安全知识,孩子才会不会陷入“无知者无畏”的境地。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孩子的安全无小事。家庭不可能随时随地的跟在孩子身后,为他挡风遮雨、排忧解难。

让孩子懂点安全常识,学会自救和救人,关键时刻能起大作用。

每天看上一两页,从小建立安全意识,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孩子就会内化于心、避免很多危险。

希望我们的孩子在成长道路上一帆风顺、安全无忧。

0 阅读:0

豆芽妈妈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