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6:00-10:00是心脏“高危时段”!这3件事劝你别做了!

马谡康康 2024-05-12 02:56:29

看似平常的清晨,却可能藏着心脏健康的挑战测试。你知道吗?每天的6:00~10:00是心肌梗死的高发时段。一些我们经常忽视的早晨行为,可能会对心脏健康产生严重影响。那么,如何才能科学应对这个挑战呢?跟随我一起深入探索吧。

01

心肌梗塞也存在高发时段?

最初,那个似乎寻常的清晨时刻,实际上正是心肌梗塞的高发期。心肌梗塞的高危时间段是早上6点至10点。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主任医师刘健提醒我们,早上起床后,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就在这时,人的血压上升、心跳速度提高,导致心脏肌肉的耗氧量增多,使得心肌陷入一种缺氧的状态。

此外,由于整晚没有摄入水分,血液的粘稠度有所上升,血流速度较慢,这使得形成血栓的风险增加,可能会堵塞冠状动脉,进而触发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

02

早晨三大禁忌行为揭晓

1. 早晨过于急躁的起床行为

起床是一件平常不过的事,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股懒洋洋的味道。然而,一个过猛的动作,可能会打破早晨的宁静。

人在睡觉时,大脑处于休眠、抑制状态,生理功能低速运转,在刚睡醒的时候诸多生理指标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此时如果立即起床,容易引发各种意外。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一觉醒来后,先在床上平躺着睁眼30秒,随后坐起静坐30秒,接着缓缓离床。

2. 过于用力的排便行为

对于老年人来说,用力排便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老年人在用力排便时,各个器官的肌肉都在紧张收缩,使得心脏排血阻力增大、血压升高和心肌耗氧量增加,可能会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或严重心律失常,引发心肌梗死,甚至致命。

正确做法是:专心排便,不必用力太猛,且大便时长切勿超过十分钟。对那些容易患有便秘的长者而言,日常宜增加摄入蔬果,多饮用水分,并进行适度的体育活动。

3. 过于剧烈的晨练行为

在进行高强度活动时,心脏肌肉的氧气需求量会提升,从而增加了心脏的工作负荷,这对老年群体而言,可能导致氧气供应不足和心肌缺血现象,严重时甚至有可能触发心肌梗塞的风险。

因此,运动不宜太过激烈,运动前要充分热身。走路、太极拳、八段锦等都是较好的运动选择。

03

做好这3件事,离心肌梗死远一点

为了避开早晨的心脏健康危机期,我们需要做好如下准备:

1.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人群,需要规律用药、定期复查,控制疾病在稳定的状态。

2.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和保持规律运动是很重要的。这里,我想推荐的是全谷物为主的食品,以及每天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

此外,低盐、低脂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规律运动;控制体重,BMI指数控制在24以下,男性腰围不超过90厘米,女性腰围不超过85厘米,这都是避免心脏疾病的重要措施。

3. 定期体检

心电图、抽血化验等医学检测,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变化,进行及时调整。

04

心肌梗死的信号解读

心肌梗死来临时,通常带有一些信号。

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胸痛,这种胸痛位于心前区或者是左胸的位置,同时伴有向左前臂、肩背部或下颌放射疼痛。

疼痛性质为闷痛,有压迫感或者是紧缩感,甚至有濒死疼痛的感觉。

疼痛时间一般会超过30分钟,并且通过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无法缓解。

如果你在早晨表现出以上症状,一定要立即拨打120,及时到医院进行抢救。

通过以上的讲解,希望大家能够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远离心肌梗死,让我们的心脏在每一个早晨都能拥有健康的启动,打造充满活力的一天。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0

马谡康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