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乒乓》许魏洲"改头换面"之作意料之外的飒!

蒋熹熹 2023-01-25 18:47:09

以“中国”开头命名的体育传记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应是开了先河。众所周知,以真实体育运动队为原型的艺术创作难度相对较大,更何况是被称为“国球”的中国乒乓球队,群众基础雄厚意味着观众对这项运动熟悉了解热爱,不光会欣赏更是不乏球友高手。近年来,体育题材的影视剧作品佳作频出,为何是《中国乒乓》这部电影得到超级别待遇,并且“拔得头筹”?

带着这样的疑问,大年初三电影上映的第一天,笔者忐忑地走进电影院,却收获了意外的“奖励”。影片由邓超、俞白眉导演,邓超、孙俪、许魏洲等主演,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瑞典男乒连续斩获世锦赛男团冠军,中国男乒进入低谷,最终在1995年世乒赛上演精彩的绝地反击,重新夺得斯韦思林杯的故事。

好的电影必不可少的就是人物形象够鲜活,剧情是依照人物性格结合时代、经历,从心选择的结果。人物塑造是好电影的核心,《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是一部群像戏,在这部电影中,导演就给观众塑造了非常生动的几个人物形象。

电影开篇就是邓超饰演的海外归国教练戴敏佳(原型蔡振华),电影镜头跟随他穿梭在意大利罗马的街巷,突如其来的抢劫、警察局里被误解为偷渡客、体育部官员拿着5年50万的巨额合同要和他续约……短短几个场景就交代了这个人物的特点。心系祖国有才华,毫不犹豫拒绝高薪合同毅然回国报效国家;时髦有品味有主见,大油头金手表,这套标配在回国执教时依然保持,并不在意旁人眼光。

孙俪再次与邓超扮演夫妻是影片中一大亮点。孙俪在电影里饰演戴敏佳妻子王盈,是少有的女性角色之一。她用自己四两拨千斤的表演,神奇的将人物的美感,演绎的丰富立体,将整部影片的情感线串联起来。观众也从她的视角了解了国家队主教练的艰难辛劳,军功章的另一半也离不开家庭的支撑和付出。

许魏洲饰演的白民和,可以说是这部电影一大意外惊喜。电影里,许魏洲和邓超是师徒关系,又因为这层特殊的关系,邓超成为主教练后,许魏洲的一言一行和比赛表现都格外引人注目。他是邓超整顿队伍作风纪律时,第一个被拿来开刀的,直接打回了省队;也是师父最值得信赖的主力“五虎之首”,师母孙俪亲自拿着邓超当年的检讨书追到省队,这才有了出征汉城邀请赛前,许魏洲雨中拦车,高呼“我的血在沸腾,我的心在燃烧”。可以说,许魏洲饰演的角色,更像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形象的“弧光”,通过他的两次思想转变得到了自然显现。“弧光”的闪耀交织着多层次冲突,突出了国家乒乓球队队员鲜明的个性特点:勤奋、刚毅、血性、果敢,坚强、不屈。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影中找不到“许魏洲”的身影,可谓是"改头换面"之作。虽然在看电影前做了些功课,知道他们各自饰演的原型人物是谁,但是电影中出现白民和的第一镜头时,我努力回想许魏洲在舞台上的样子,完全不敢相信。黝黑的皮肤、高挑的身形和支棱的发型,完全就是一个好胜心爆棚的体育生,和他在另一部影视作品里出演乒乓高手,又是完全不同的感觉。

能做到这一点,不光是造型上尽量贴近原型,最重要的还是精气神。也许是得益于许魏洲练习十年拉丁舞的经历,“练舞房里的泪水是不值钱的”,那种从早到晚、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遇到挫折伤病不言弃不言败的精神,通过许魏洲的表演展现地淋漓尽致。能做到“形神兼备”是何其不易,可以说是几位队员中,最融入角色的演员了。

“中国”两字用起来不容易,拍出来更不容易。《中国乒乓》深入人物成长过程,细腻挖掘角色内心情感,让观众感受到人物“弧光”,传递着一种不服输的“抬头”体育精神并愿意比照现实、关照真实的人生。

(蒋熹熹|文)

0 阅读:48

蒋熹熹

简介:娱评人,行走在电影和时尚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