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没有这几个人的神助攻,李治真的能登上皇位吗?

小晴历史 2024-04-05 23:11:37

大唐第三位皇帝,即高宗李治,经过李治的励精图治,将其治国方略逐步完善,而在军事上,更是立下战功,先后覆灭汗国、百济、高句丽,大唐的边疆,在长达三十二年的时间里,已经发展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李治可谓一代明君。不过,这一名唐太宗的第三个儿子,在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其他两个哥哥那般出色。如果是这样的话,唐太宗李世民又怎么会突然改变主意,将皇位传给了自己?

首先,我们要知道李治不是太子,他在所有的儿子中排名老三。在两位兄长的压迫下,他又是如何能够出类拔萃,得到父王以及群臣的青睐,只是因为他的实力太强,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李治最后能坐上大位,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也是他本人。他能击败所有的皇子,并不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也不是因为他的功勋,而是因为更多的东西。这里面有算计,世家之间的斗争,他也在为自己的皇位着想。这一切,都是最重要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李治能有今天的成绩,绝对不是偶然,这就是智慧的结晶。

这位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子,李承乾。李世民登基的时候,李承乾才八岁,就已经是太子了。历史上李承乾聪明,心地善良,这两个字就足以证明他的才华,因此李世民非常看重他,希望他能够成为大唐的最佳继承人。李承乾虽然对太子抱有很高的期望,但他并不是那种犹豫不决之人,一开始的时候,倒也还过得去,但随着时间的推算,他的性子却是越来越坏了。李世民并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太早退位,所以每当有人说他的位置不稳的时候,他都要说上几句。可是,李泰,李世民的二儿子。

李泰有才华,是当时有名的书法家,李世民也非常宠爱这个儿子,按照惯例,只要是成年的皇子,都会被封赏到自己的领地,根本不可能在京城停留太久,不过李世民很喜欢李泰,所以才允许李泰在京中呆上很长一段时间。李世民对李泰的宠爱,让他对皇位产生了兴趣,李泰也在酝酿着自己的皇位之争。李承乾对自己的亲哥哥李泰很不满意。,甚至还有些嫉妒。贞观十六年,他因嫉妒、害怕、愤怒,派人去杀李泰,结果事情败露,他召集一帮人,准备把李世民赶下台,然后把帝位让给他,结果不但没有成功,还被人夺去了帝位。李承乾战败之后,最高兴的莫过于李泰了,李泰趁机对李世民说道:我若死了,立李治为储君。李世民看着两人亲昵的样子,心中一喜,所以他立刻答应李泰继承皇位。众大臣直截了当地说出了杀弟之罪,李世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爱子,是在图谋不轨。

唐太宗登基之后,发动了玄武门谋划着,杀死自己的亲弟弟,这是他一生都无法忘记的事情,绝对不能让这样的悲剧重演。就连李承乾之流也是一样。即便是李泰这个诡计多端的家伙,想要借着他的弟弟上位,李世民也不可能真的杀了他。此时,他也是抱着一丝侥幸心理,想要保住一双儿女,李治本来就不是什么出色的人,他相信李治一定会善待自己的兄弟姐妹,绝对不会让这样的事情重演。李治当年只有九岁,他对这个家有很深的感情。这样一来,李治就成为了最佳的人选,不仅可以保护自己的哥哥,还可以得到几个大家族的支持,以他的个人能力,即便不如两个哥哥,也绝不会差到哪里去。李世民在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的推荐下,于贞观十七年4月7日正式册封李治为皇太子,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

要知道,李治之所以能够坐到现在的位置,和他那两个有野心的哥哥脱不了干系,若不是李承乾太过鲁莽,李泰还不至于这么冲动。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李治还是很有手段的,这一点,就算是许多皇帝都做不到。李唐的皇位争夺,从最初的李世民,再到后来的许多女人,都被牵连了进去。李世民所做的事情,远远不止是杀掉自己的亲哥哥那么简单,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没人知道。

0 阅读:6

小晴历史

简介: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精彩,喜欢关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