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的“阿敦乔鲁遗址”距今4000年前的石头迷宫!

宇宙小小百科 2024-05-11 22:21:32

数千年来,巨大的石头堆一直矗立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温泉县查干乌苏关南麓的草原上。没有人知道它们的用途,更不用说是谁在这里建造的了。它被称为“阿通霍遗址”。阿东格鲁是蒙古语,意思是“像马一样的石头”。

几年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成考古队对阿东焦鲁遗址进行了试掘。结果令人兴奋——这里仍然有人类住区。2012年,在阿敦乔鲁遗址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目前已发现石墩祭祀遗址11处,石板墓60余座,石墩墓30余座。出土文物包括少量石器、陶器、青铜器、烧焦的人骨碎片以及植物孢子和花粉,如肉苁蓉。根据采样测量,它的年龄在3700年至3900年前。阿东桥路遗址有墓葬、民居、岩画等文物,是新疆青铜时代最完整的文化历史记录。它的发现震惊了全国乃至世界,曾被评为2018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那么这个“石头迷宫”里面的奥秘是什么呢?什么样的民族曾经生活在这里?他们从哪里来,去了哪里?答案尚未揭晓。

为什么在同一个墓地里有各种各样的坟墓?

据统计,阿东焦路遗址周边约7公里范围内分布着约65座石板墓和30多座石墩墓。其中,石板墓以栅栏形式围成方形墓,少数墓围成喇叭形墓。石堆墓是圆形的,周围环绕着各种圆形的石头。在过去两年挖掘的10、20座坟墓中,只有一两座发现了完整的骨头。剩下的将以火葬的形式进行。此外,在同一墓地中还有各种形式的坟墓,在新疆也极为罕见。

石墓混杂在石板墓地中。一般来说,坟墓的结构应该不同,宗教习俗和信仰也应该不同。考古学家认为,来自不同种族的人可能被埋葬在这里。也许在一批古人迁徙之后,又有一批人来到这里居住,又有一群外国人根据他们的丧葬习俗建造了一座结构不同的石墩墓。

这些石头是干什么的?

在古人眼中,山川万物都有灵性,尤其是那些以草为石的地方。具有突出特色的石头已成为古人的精神寄托。山上的一些巨石没有树根,下面是一些小石头。显然,它们不是从地上长出来的石头。据推测,它们是古代人从其他地方带来的,作为某种仪式活动的灵石。从目前的发掘分析可以看出,石墩11处祭祀遗址都经过了一定的仪式。为什么这个民族需要在高度集中的地区建造这么多祭祀平台?

石棺中也发现了大佛,它是肉苁蓉和其他植物的花粉,至今仍被人们使用。这让人好奇:为什么这些人在下葬前被烧死?把肉苁蓉等植物的孢子和花粉放在坟墓里的目的是什么?

古代人是如何移动巨石的?

根据碳-14测量,阿东格鲁的“石头迷宫”可以追溯到青铜时代早期,从公元前19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大约4000年前,古人发明了像绳子和棍子这样的工具来把石头抬上山吗?阿东角路遗址和墓地中的石头据说是冰河时期的遗迹。所用的一些石头大约有一吨重。在当时的人力和动物资源下,它们是如何被运送到当地的?他们使用什么工具?所有这些都令人费解。

这些人是从哪里来的?

种种迹象表明,那里居住着一群拥有非常先进生产工具的人。他们是谁?它们来自哪里?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一些专家认为,该遗址的整体文化性质是明确的,属于安德罗诺沃文化。安德罗诺沃文化是指西伯利亚和中亚的青铜时代文化。它是以俄罗斯阿切斯克附近安德罗诺沃村的墓地命名的。它在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其他邻国的考古中被发现。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拉套山脉北部和七河流域,有类似于阿托丘鲁遗址文化的坟墓,以及公元前19至17世纪在苏联明斯克发现的安德罗诺沃文化遗址。

在新疆近代考古史上,伊犁河谷和阿尔泰地区也发现了安德罗诺沃文化。伊犁河流域可追溯到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前13世纪,属于青铜时代晚期。从地理角度来看,阿通霍遗址更像是一个历史漩涡。在这里短暂停留后,人群可能会迁移到东部、西部和南部。

然而,根据与其他遗迹的比较和对遗迹本身的测量,考古学家有这样的怀疑:“从人类骨骼的测量来看,这些人属于欧罗巴人和白人。从遗迹的位置来看,它靠近乌拉尔山脉东部,是青铜时代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与新疆西天山的其他遗迹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可以推断,生活在阿东桥路遗址的祖先和其他遗迹属于长期交流的民族,可能是人类物种。此外,新疆长期存在蒙古族和欧罗巴族活动的痕迹。他们生活在一起因此,可以推断,在数千年的时空变化中,没有血缘关系的不同群体相继生活在废墟中

过去住在这里的阿通霍人是怎么生活的?他们过着自由的游牧生活吗?在这里留下了一个历史漩涡之后,它们迁移到了哪里?青铜时代晚期流入伊犁河流域吗?还是穿越天山迁徙到哈萨克斯坦?中国历史上没有记载,世界历史上也没有阿东霍遗址的文字记载,所以我们必须等待考古发掘的继续。

0 阅读:8

宇宙小小百科

简介:未解之谜,宇宙,动物百科,体会不一样的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