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这件事,纪书记以后至少是个处级干部

壹号度文 2024-04-25 00:06:13

这两天,内蒙古的纪云浩书记火了,可以说是火得一塌糊涂。

不仅仅自己的个人简历被翻出来,甚至连参加工作、学历、曾经的工作岗位都翻了出来,甚至一些网友还恶意猜测,是某某官员之子。简直就是把一个人放在放大镜下面,翻过来翻过去的看,看到有一个黑点就被无限放大。

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纪云浩出生于1990年,到现在也是34岁了。在其从部队转业回来以后,先是到派出所,后是到纪委监委派出纪检组,此后在2019年30岁的时候纪云浩才被提拔为了副科级干部。

当然,30岁提拔为副科不算早,但绝对不算慢。毕竟,很多人在35岁的时候才擦边提拔为副科级干部。

作为体制内的人,见过太多的人到三十五以后才被提拔为副科的,而此后大概率也在副科级岗位上干到退休。

到现在为止,纪云浩已经担任了副科级干部5年,职务也从镇纪委书记变为了镇党委副书记。乡镇党委副书记,是正科级干部的重要提拔渠道。很多人都是从乡镇、街道的副书记提拔为了街道主任、乡镇长,或者是县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这点,大家看县委副书记、市委副书记就能够知道,副书记的岗位一般不会干特别久,差不多两三年左右的时间就会被提拔。

如果这位纪书记今年平平安安,大概率可以在今年解决正科。此后,正科岗位再干5年,到四十五岁前,解决掉副处级岗位,当个副县长,也是稳稳的幸福。

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别激动,性格上分析下而已)

第一,敢在镜头前说自己名字,有勇气。现在很多干部面对镜头,往往总会是闭口不谈,不敢说,也不敢管。

比如,此前见到的很多人在执法的时候,遇见有人摄像、拍照,立马停止,甚至还上来抢手机之类的过激行为。

纪云浩,是我这么多年,第一次见到有人在镜头面前说自己职务、姓名的。

第二,没有牵扯任何上级部门、上级领导。很多人在别人质疑其工作的时候,第一个想法总是会搬出相关的理由、借口出来。

比如说,是哪位领导的安排部署,要求必须这么干;比如说,找借口说这是县里面统一安排的,我就是个执行的,你有什么意见就去找谁谁谁,去找哪个部门。

但是纪书记在现场的时候,没有这样说,该停的就停,虽然现场有很多困难,但是其仍然在执行命令,这就是很多人说的执行力强。

第三,多收的这钱并不是为他自己。很多人觉得,一亩地多收200元钱,这其中肯定有很多进他的腰包。恐怕并不是这样子的。

根据网上的公开资料显示,这地承包期限为30年,从开始承包的时候,纪云浩还没有到这个地方来工作。合同也是村委会与其他人签订的,跟纪云浩没有关系。

而现在一亩地多收200元出来,而这钱是谁让收的?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是“县里面”让收的。收给谁?大概率还是村委会。

说白了,这钱进不了纪云浩个人的腰包。而一个人在自己没有报酬的时候,还能和别人拉下脸来干,确实是有点“敬业”了。

从以上三点来看,纪云浩确实是属于那种领导喜欢的干部。给你一个任务,至于怎么干、怎么弄,你自己去弄。出了事你自己承担,不要把我拉下水。另外,在这些事情的处理过程当中,还必须要求自身廉洁,守得住底线。

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这个纪云浩在没有发生这件事时,大概率会走上处级岗位的原因。

但是,现在发生的事情,他的后半辈子的职业生涯基本上毁掉了。组织部门不可能再提拔他为正科级干部,毕竟新提拔还是需要公示的。

在“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情况下,一旦干部任免上出现“纪云浩”这三个字,就可能引发另外一场剧烈的舆情,这是当地组织部门不愿意看到的,也是任何一个组织部部长承受不起的。而,纪云浩最好的结果就是继续担任副科级干部,且名字不再出现在任何新闻稿上,或者是免职之后改任非领导职务,并且调离乡镇,转任到一个非重要部门。

其实,这也是基层干部最难的地方。很多时候“上面的当好人”,“坏人”全部由基层干部来当了。

看见评论中,很多人说“面由心生”、“看面相就是坏人”,一眼就否定了所有的功绩。相反,一些在上面做决策的人,现在又当起了“灭火队长”的英雄。

纪云浩有错吗?当然有错,蛮横无理、粗暴执政,没有该有的温度和人情,也没有站在另一面想问题,这里给个党内警告一点都不过分。

其实,大家只要自己想一想,要是没有上面的命令,谁愿意没事干天天去制造矛盾呢?毕竟,现在都是法治时代,万事走法律程序就行了,至于时间的长短,跟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

3 阅读:2253
评论列表
  • Zed 6
    2024-04-25 20:41

    这篇文章比较客观

壹号度文

简介:多年体制内工作经验,深度介绍体制内的那些人、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