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维课那么多,你真的选对了吗?

余热快讯 2023-06-03 14:15:10

靠谱的「教育」资源很难辨别,因为教育行业的信息不对称实在太厉害了。今天请77老师给大家深入剖析一下。

77老师原名李亚伟,陕西法制网特约金牌教师,同时在中国教育研究发展学会微课评比中荣获全国一等奖。

现下各家教育机构都在做铺天盖地的推广,都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无非就是说自己的教研团队来自清华北大,或者说自己的课程研发来自哈佛牛津,真是让人眼花缭乱——最后,看看这些课程机构也都差不多,索性就看谁优惠力度大,也就选谁了。

可是,教育孩子,我们缺的真的是那么几十块、几百块吗?

当然不是。我们害怕的是「选错课程、浪费时间」——孩子辛辛苦苦学了一年,生拉硬套老师给的题型可以快速解答,题目换个形式换个问法,孩子就无从下手了。这是思维训练吗?本想让孩子思维得到启蒙,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一通百通,反而把孩子教的思想固化、决绝思考。这显然与我们最初对孩子的期待背道而驰。

2019年共受理各类教育培训服务投诉10915件,同比上升55.6%——正是因为教育培训行业信息公开的程度较低,家长报名时能获取的信息面较窄,对培训机构的了解度不高,因此高达65.8%的家庭表示遇到过非常不满意的地方。

真正意义上的思维启蒙,是根据孩子的年龄、认知风格、学习习惯和性格特点来进行的。比如,生活中的数学启蒙可以是:穿衣时引导孩子学习搭配,观察衣服颜色、图案。排队时观察队伍行进方向,排队人数计算等,总而言之,思维的启蒙应该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非课本中。

从长期来看,学科教育做好两件事:「逻辑思维的训练」和「(运算)技能的训练」,只有让这两种训练平衡发展,孩子的学科能力才会获得长期的优势。

换言之,在2~5岁的家庭启蒙教育中,家长需要把重点放在「逻辑思维的训练」上,弱化「运算技能的训练」,比如,学会20以内的加减法已经绰绰有余了,甚至10以内的加减法也行:这些数字已经足够让孩子理解题目背后的逻辑。

当孩子通过简单的游戏,理解了这些数学黑心概念的底层逻辑,上课的时候老师给出的运算练习,他还需要通过磨练自己的心算、口算速度来予以解决——这才是「跳起来够得着」的适宜难度。

所以,在孩子5岁以前,家长要做的绝对不是「机械式教学」,例如刷题,例如让孩子从1数到100,例如让孩子背诵加法表甚至乘法表——这都是我所反对的。

5岁以前,家长可以在家做生活思维启蒙;5岁以后,家长又该怎么办呢?

从启蒙逐渐过度到学习,家长不可能在家给孩子上私塾,包办所有的教学内容;关键还是给孩子选定适合的教育资源:选好课、选好书,还要从中筛选出适合孩子的。

怎么给孩子选择适合的课呢?我想,大家可以试着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问题一: 热销的,就值得买吗?

这个问题在育儿市场上很常见,但现在我们知道,很多所谓热销的孕妇产品(例如月子牙刷、防辐射服)等等,可能真就是智商税。别管它的广告有多漂亮,但从实际功效来说,可能适得其反。

给孩子选课、选书也是如此。有的书号称风格唯美,但凌乱的画面设置、在绘本上强行喧宾夺主,其实是不利于孩子逻辑思维的培养的。

问题二:教具多,就值得买吗?

丰富的教具,能给家长很强的「获得感」,也就是感觉买得值。但是,这些教具的使用是否会存在过激的情况?例如让孩子玩着玩着就学会了千位数的加减法计算,但实际为什么要进位、加法的本质是什么?刚刚我们提到的「逻辑思维的训练」没有发展起来,仅仅是「运算技能的套路熟练」,也是不值得提倡的。

但当市场看到有教具的课就卖得好时,纷纷开始为课程提供配套教具,每家看起来又都差不多了,又如何选择呢?

问题三:直播课、录播课、APP,怎么选?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直播课?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录播课?录播课和数学APP之间,应该如何抉择和取舍?

所以,选课、选书的关键,还是看课程的内容设置本身,到底是不是符合孩子的年龄、认知风格、学习习惯和性格——而不是单纯看孩子是不是「喜欢」。这是因为,「兴趣」固然是早期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环,但仅仅有兴趣还不足以推动孩子的持续学习,甚至在尝试一段时间之后就放弃了。

可怕的是,市场为了迎合孩子的「兴趣」,将课程教学内容严重「游戏化」、「娱乐化」;导致孩子看似在学,其实在玩;关键是还没有玩懂、玩透,只不过让家长自我安慰一句:孩子喜欢,又顺便学学,挺好的。那么,接下来进入正轨的课堂学习以后,我们不可能要求老师的教学也游戏化,孩子不适应正式的课堂教学,又该怎么办呢?

首先,根据不同的维度,选择课程。比如,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学习特点)和基础(先验知识)的不同,可以给孩子分分类,聪敏好动的猴娃,勤勉好学的牛娃,放养自由的狼娃和从零开始的兔娃,所需要的课程当然不一样。家长的能力程度不同,是不是能教、是不是有足够的时间陪,也应该成为选课时候的重要参考标准。那些家长就是学霸的高知家庭,嬉笑怒骂皆成学问,日常会话也教知识。这,可不是普通家庭能比拟的呀。

其次,在此基础上,家长可以多对比课程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部分机构低价甚至免费的试听课,授课老师信息,价格对比等,毕竟,谁的钱都不是白来的。

让最了解自家孩子、自己能力和实际家庭情况的家长,更好地根据家庭状况做出适合的选择——这就是77老师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所有内容。最后,祝大家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和课程

9 阅读:300

余热快讯

简介:服务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