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以《记承天寺夜游》写尽了一生,每一个普通个体的人生意义

苗艳杰 2023-06-09 14:23:06

苏轼是中国文坛上的巨匠,他的文学成就和人格特质都为后人所推崇。苏轼的一生经历汹涌澎湃,他的人生态度和思想精神也深刻而广阔。《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代表性散文,从中我们可以透过苏轼丰厚的内在阅历和细腻的心灵感受,领略到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探究每一个普通个体的人生意义。

承天寺位于今天的安徽合肥市庐阳区,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千古名刹。这座禅宗圣地被文艺家苏轼写入了他的诗文之中,成为苏轼匠心独运和灵魂平静的心灵明镜。散文《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题材广泛、文风清新的代表作之一,在这篇文章当中,苏轼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描绘了承天寺一夜之间的变幻和感悟。他犹如摄影师一样,把承天寺的情景和人文景观全面地展现给了我们。

文中写道:“北青萝已经蔓延得很长,束着石榴树才不肯落地,有两三个始终不肯开放的花朵,是开花了舍不得凋谢,直待去年新芽再生之际,方才放开它们。”

苏轼可以看到大自然的细节和变化。他引起读者对自然的共鸣,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和无穷的力量。同时,他将这种感性的体验进一步升华,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从中汲取了人生的智慧。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恰好道出了苏轼这一代文学巨匠所品格的精髓。苏轼在自然中领略到了灵性和自由,更重要的,他从中体会到了伟大背后的深层含义,追求和成全别人,而并非个人的功名利禄。

“虽不能寄情山水,歌咏世俗之物,亦可留得一份真气,供后日人耳目。”苏轼意识到了人生中朴素而看似平凡的精神所包含的深刻意义。这些精神意义在他的作品和生活构成中发挥着俯拾即是的作用,成为他晚年时文思泉涌、品格高尚的重要推动力量。

苏轼以《记承天寺夜游》写尽了一生,传情达意,承载着自己对于人生深层含义和伟大价值的领悟和愿望。在苏轼的笔下,承天寺成为了悠远的心灵家园,他的文学创作也层层铸就成为基于平等和善良良知的个体价值观和社会关系。

更广泛地说,苏轼的人生经历和文化积累也为后人敬仰和学习拓宽了广阔的视野。他的散文作品通过描绘景物和描绘肺腑之言的结合,让读者不断地发掘人性的深沉和文学艺术的无限可能性。所以,苏轼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名宿巨匠,也是全球文化交流的重要标志。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