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母关系不好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这几个性格缺陷刺痛了我

兰妈谈育儿 2024-03-22 20:52:38

文/兰妈谈育儿

病房内,70岁徐奶奶正躺在床上无力地哭泣着

因为她正在遭受子女们的轮番指责,面对子女的百般责难也始终都低着头默默地承受着

而细聊之后才发现,徐奶奶的一生可算是坎坷不平

她经历了两段婚姻,每一段都有着痛苦的记忆

头一段婚姻里,和第一任丈夫育有4个孩子,大女儿早年前重病离世,只剩下二女儿和两个儿子

徐奶奶一生要强,年轻的时候一心想着发家致富,整日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累坏了身体、还被丈夫背叛

一开始,徐奶奶为了几个孩子,都是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可没想到丈夫一心想离婚和情人在一起

徐奶奶不同意,就关在屋里暴打一顿,直到伤痕累累才同意结束那段婚姻

到了第二段婚姻,徐奶奶照旧每天发狠地干活

为了证明自己,她比头一家更卖力干活,每天也对现任丈夫恨铁不成钢,不是嫌干农活不中用,就是嫌家里太穷跟着过苦日子

于是,徐奶奶和现任丈夫的搭伙日子过得也不是很顺畅,两个人争争吵吵,让继子继女从小耳濡目染,跟家里的关系也不是很好

两段婚姻,两个家庭里的孩子从小到大没有感受到完整的父爱母爱,以至于他们对家庭都比较冷漠

特别是徐奶奶生病之后,不管找到谁都惹来一身责备

亲生子女抱怨说:“你都已经再嫁了,在人家家里住着、为人家付出着,凭什么生病的时候就找到我们”

继子继女更是当面痛斥:“人家有儿有女,要我们操什么心”

听着病房内个个都伶牙俐齿的说法,还有越说越激动的斤斤计较,我突然觉得:

“和父母关系不好的孩子,他们本身也过得不是很快乐,特别是谈起往事时内心也不好受,为了掩饰自己才会不断说狠话来达到泄愤目的”

那和父母关系不好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呢?从身边的一些经历来看,他们往往承受着以下几个“性格缺陷”

01

窝里横人格

喜欢对内指责、对外讨好

出门连说声“不”都不敢,在家里却凶巴巴地只敢欺负自己人的孩子,其实就是内心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有这样一个女孩,她在家里一言不合就大发脾气

不是跟妈妈顶嘴、就是欺负妹妹,可到了外面却不停地讨好别人

有一次,妈妈从幼儿园接走妹妹在路上买了两串糖葫芦

妹妹当时嘴馋很想先吃,但还是坚持等姐姐放学一块分享着吃

就那样,妹妹手拿冰糖葫芦等呀等,好不容易等到姐姐放学,飞奔而去开心把冰糖葫芦递给姐姐

没想到,姐姐拿过冰糖葫芦,直接自己留一串、把另一串送给了平时玩得比较好的同学

为了避免妹妹抢走,还故意把自己的那串冰糖葫芦挨个咬一口

看着妹妹委屈得快要哭了的表情,妈妈本打算再买一串来化解矛盾,可一路上快走到家了,都没有见到卖冰糖葫芦的影子

看着妹妹快要哭了的表情,妈妈生气地批评姐姐不该那么霸道

姐姐呢,非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还委屈地对妈妈嚷嚷着说:“哼,你就是不喜欢我,偏心”

很多年后,等姐姐年龄稍大一些,妈妈把这件事当成笑话并问及原因时

姐姐尴尬一笑,然后说出隐藏在心底的秘密:“我就是想试探妈妈还爱不爱我”

原来,自从妈妈生了妹妹后,姐姐看着妈妈一天到晚围着妹妹转,就觉得不爱她了,经常顶嘴欺负妹妹也是为了获取关注,在外边讨好朋友更是担心对方不跟她玩了

这就是典型的缺爱心理

认为自己不被爱,在亲人面前会不停地试探,对自己没有信心,在外边才会不断讨好、害怕孤独

可见,喜欢对内指责、对外讨好的窝里横孩子,本身并不是他们的错,如果可以尽可能地多关心这类孩子

一个孩子也是先感受到爱,才懂得爱自己、爱别人,以爱名义对孩子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这才是治愈窝里横孩子的最好方式

02

决策困难型

遇事犹豫不决、难以做决定

有些人,明明几秒钟就能做决定的事情,却非要纠结好久才能做决定,看似要求高、精致主义者,实则却是对自己的不信任

亲戚的女儿琳琳,是一个看起来恬静又温柔的姑娘

可每次和她一起聊天时,总能感受到这个女孩内心的一股自卑感

一开始还只是怀疑,直到另一件事出现让我确信了这个猜测

那一次,琳琳突然找到我,说她要面试一家薪资和待遇都不错的公司

为了加深第一印象,便迫切邀请我陪她去买一套得体的衣服

本以为买衣服嘛,很简单,看上合适、对眼了,就是付款的事儿

可琳琳却是个决策困难型的人,每一件看上眼的衣服试穿在身上,她都会问一句:“怎么样,好看吗”

我告诉她好看,她也打算付款买了,但每次都到了柜台要结账时又犹豫地要货比三家

最后,对比了很多家,也相中了一些衣服,可最后依然没买成

而她告诉我的理由呢,居然是:“我妈出门前还唠叨说,专门为面试买衣服就是浪费,万一没被录取,衣服岂不是白买了”

我安慰她:“怎么会白买呢,即便是没有面试上,平时也可以穿呀”

没想到,琳琳继续固执地说:“不,我买衣服就是为了面试穿的,如果面试没过,衣服也就白买了”

就那样,逛了一天的结果就是空手而归,明明是满怀期待地为了面试而做准备,结果却犹豫不决里把自己推向不自信的精神内耗中…

再后来,琳琳面试成功,可她妈妈却不满意离家太远不停干涉

琳琳舍不得那份工作,在工作中不停地犹豫徘徊,直到比琳琳更好的人员出现被顶替,她才灰溜溜地回到家里

从这一点就不难发现,那些选择困难、做事情总是犹豫不决的孩子,他们身后都有一个控制欲极强的父母

父母的干涉打乱了正常生活,也失去了原本看好自己的勇气,在不相信自己的精神内耗里,最终也只会让自己过得越来越悲观

所以,治愈决策困难型孩子的第一步就是“允许”

允许孩子做自己的决定,也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生活节奏,他们才能走出自己的精神人生

03

敏感多疑型

经常为了小事不断消耗自己

我们只知道,敏感多疑类型的人相处起来比较累,其实他们是最在意别人的看法了

有个朋友告诉我,她婆婆是个生性敏感多疑的人

跟她说话的时候也要三思而后行,如果一句话没说好,就很容易借题发挥生出无端的矛盾

有一次,朋友跟女儿约定:“上午看电视下午写作业”

结果,从上午看到下午、又看到晚上,朋友多番提醒,孩子依然装着没听到

看着如此不听话的孩子,朋友打算给一点教训

于是,她不再苦口婆心劝说、也不再三番五次提醒,而是悄悄洗漱过后回到房间把门反锁着

等到孩子看好电视打算回卧室睡觉才发现-门打不开

孩子在外面不停敲门,朋友看了看时间:21:10分

她赌气不给孩子开门,就是为了让娃长长记性

没想到,孩子跑去找奶奶搬救兵,奶奶敲门,朋友也没给面子,继续杠着不开门

最后,奶奶跑去找卧室钥匙欲打算强行开门,朋友开口提醒:“您别管了,就得整一整孩子,不然都无法无天了”

奶奶却脾气暴躁起来,她对着门把手一顿狂拉,然后烦躁说了一句:“你这哪里是整孩子,分明是看我不顺眼”

那天晚上,朋友不过跟奶奶细数多年来对家庭的付出,她也不明白孩子奶奶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想法

结果,奶奶情绪稳定后才慢慢说出真相

原来,朋友的女儿一直是由奶奶照顾长大的,朋友惩罚女儿,就让奶奶觉得这是在敲山震虎,觉得是责怪她没有把孩子教育好

一直以来,朋友都觉得老人是针对她这个儿媳

可没想到,前几天奶奶和她的亲妹妹也闹开了

原因是妹妹过生日不让大家庆生,却又在当天发了一个视频内涵日子的特殊

结果,朋友的婆婆刷到视频后非说人家是故意暗示,还说了很多难听的话

这就是典型的生性敏感、多疑

亲姐妹都如此离心,那从小的关系也一目了然了

而朋友婆婆自己也曾承认说,她的爹妈一共生了5个姐妹,从小重男轻女,几个丫头都过得很辛苦,长大后也是各有各的心思,没有几个和睦融洽的

所以,父母的态度决定着孩子的性格,也影响着兄弟姐妹未来的和谐程度

不想兄弟姐妹离心、不想孩子将来敏感多疑,那最好的预防方式就是把握现在的机会,让孩子在充满爱、和支持中感到幸福

毕竟,一个内心富足又乐观的孩子,眼中所见都尽是美好

04

继承式性格

孩子会不知不觉模仿父母

什么样的父母养出什么样的孩子,你现在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孩子,那孩子将来也会不知不觉模仿

朋友圈里,我分享了女儿练习册全错的学渣本质

远在外地的表姐看到后,当下就给我评论说:

“你怕是忘了,我们小时候还不是这样,经常被爸妈打得到处跑”

看着评论,我陷入了回忆

是呀,小时候被老爸恨铁不成钢的句句讽刺似乎还回荡在耳边

每一次但凡是没有按照他的意思来,那下一刻不是唠叨说“为了你我付出了多少”,就是痛斥说“你就是个白眼狼”

而多年以后,当我有了自己的女儿,一心希望她们跳出我的不幸

为了不让孩子经历我曾经受到的伤害,我一直以讲道理、尊重孩子为原则

可生活往往就是不按常理出牌,我的温柔耐心,换来的却是孩子变本加厉的顶嘴和叛逆

久而久之,好脾气的我也被激怒了,在情绪失控的瞬间我发泄着不满与怒气

可那个时候,嘴巴说出的话竟都成了“白眼狼”、“为你好”

听完自己说出曾经最不愿意听到的话,我又开始后悔,明明最讨厌这样的人,却偏偏不小心成为这样的人…

直到看到《小王子》的开场白:“所有大人,都曾经是孩子”,突然就开窍了

还有这样一个朋友

小时候家庭条件并不好,每到过年看到别人穿新衣服自己也想要时,她的父母就会批评说:“家里那么穷,连饭都快吃不上了,还穿什么新衣服”

也就是那个时候,朋友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走出贫穷

可当梦想真正实现,朋友挣了大钱、也拥有着体面的工作了,她依然舍不得花钱

拿着月薪过万的工资,却住着几平米的小屋,身上还穿着几十元的地摊衣服,就连买菜的时候也因为几毛钱而磨嘴皮不停地砍价

一开始,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人小气、抠门,都不愿意跟她做朋友

直到听说了朋友小时候的经历后,才发现儿时种下的内心伤疤

一个从小被警告“家里穷,不能买这个,也不能买那个”的孩子,即便是长大后挣了钱,在他们内心也是自卑的

过惯了穷日子,就不知不觉拥有了穷困思维

就像是在父母唠叨、批评、责骂下长大的孩子,他们未来很大概率上都会成为父母曾经的样子

特别是教育孩子时父母曾经的那套说辞,根本就是脱口而出

这就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是环境感染里继承性格、模仿行为

那么,关于和父母关系不好的孩子后来会存在的一些性格缺陷,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0 阅读:63

兰妈谈育儿

简介:专注于育儿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