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是怎么走上先军路线这条不归路的?

春秋谈历史 2024-05-07 16:17:03

在最近两年的俄乌冲突中常出现这样的一幕,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中会有俄罗斯坦克悬挂着苏联国旗执行任务。

苏联对于俄罗斯人民来时是一个骄傲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俄罗斯是世界上第二大强国,与第一的美国对抗了半个世纪。但这只巨熊最终在1991年倒下了,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落下的那一刻,苏联彻底成为了俄罗斯的过去。为何苏联能让俄罗斯人民如此骄傲,甚至在解体后的三十年,国旗上的苏联红还能出现在世界人民的眼中呢?一切将从苏俄时代开始里讲起。

1917年11月8日,工人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颁布了《和平法令》,宣告苏俄将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废除土地私有制,实行土地国有化。随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各地相继建立起来。

在一战中退出战争的苏俄,引起了美,英,法,等国的不满,西欧国家企图消灭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于1918年11月11日组建十四国联军对苏俄革命进行了武装干涉,同时苏俄境内的白军也掀起了反苏维埃政权的战争,史称“苏俄内战”

从1918年11月21日开始,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资本主义企业进行进一步监管,实行国内贸易国有化,并在1919年1月11日实行余粮征集制,战时共产主义为苏俄在内战中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921年苏俄击败了国内所有的白军和外国的武装干涉,基本取得了苏俄内战的胜利。1922年10月苏俄将远东地区的日本军队逐出了国土,彻底结束了苏俄内战。

1921年3月,列宁领导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农业上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上实行部分恢复私营经济,但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贸易上允许自由贸易,并恢复商品流通和允许交换;物资分配上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共同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于1922年12月30日正式成立,简称的苏联。大会通过的联盟条约规定,联盟苏维埃代表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苏联人民委员会为执行机关。条约还特别规定,每个加盟共和国都保留有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利。

1924年1月21号列宁与世长辞,斯大林当选为总书记但国内逐渐形成了反对斯大林的反对派,为了坐稳总书记的位置斯大林开始排除政敌。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召开,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总方针,提出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重点发展重工业。1927年12月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后,斯大林的反对派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人被先后开除出党。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按照预先编制的详细计划建设的开端,同时也是人类大规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开端。1929年斯大林反对派布哈林“右倾投降主义集团”被赶出政治局,斯大林最终坐稳了苏联最高领导人的宝座。斯大林从1930年开始实行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通过合作社把个体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并引导农民走向集体经济的过程。苏联的集体农庄有三种形式:农业公社、共耕社、农业劳动组合。苏联在1932年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使苏联开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苏联初步建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物质基础。由于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产量急剧减少加了饥荒的蔓延,乌克兰在1932年爆发大饥荒,这是发生在苏联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一场大饥荒,饥荒一直持续到1933年,据数据统计饥荒中乌克兰的死亡人数“保守估计”约有500万。

随后苏联在1933年开始实行第二个五年计划,并在1934年爆发了肃反运动,也称为“大清洗运动”,这是在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执政下,爆发的一场政治镇压和迫害运动,事件的起因是列宁格勒省委第一书记谢尔盖·基洛夫遇刺,此事件直接触发了大肃反运动。

1937—1938年被称为苏联“大恐怖”时期,在此期间,130万人被判刑,其中68.2万人遭枪杀。1936年至1938年间在整个肃反运动中,党、政、军各部门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其中冤杀和错杀了许多人,铸成肃反扩大化的错误。直至1938年肃反运动基本结束。

顿涅茨克矿区采煤工人斯达汉诺夫在1935年8月30日创造了一班工作时间内用风镐采煤102吨的记录,超过定额十三倍。这一事迹在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得到广泛传播,形成了斯达汉诺夫运动在各个部门都掀起了以斯达汉诺夫命名的社会主义竞赛运动──斯达汉诺夫运动。社会主义竞赛是发挥工人、农民及其他劳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一种方法。

在斯达汉诺夫运动的鼓舞下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原定于1937年完成的第二个五年计划以四年零三个月完成超额提前完成。鉴于当时的严峻的国际形势,苏联随后在1938年苏联开始了第三个五年计划,,并主要集中精力发展军事工业。

20世纪30年代末的国际形势充满了火药味,苏联的三五计划正是闻到了火药味才做出重点发展军事工业的决定。苏联要迎接的将是一场怎么样的冲击,苏联又会怎么样去应对呢?

3 阅读:383

春秋谈历史

简介:分享历史故事,学习古人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