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居民对网络的认知与态度调查及分析

曲师的小师妹 2024-02-02 17:24:58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然而,网络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便利和快捷,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如网络安全、个人隐私泄露等。在这种情况下,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数字逻辑,青年先锋”社会实践队于2014年1月30日在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开展了社区调查,想要了解社区居民对于网络的看法和态度。

图为队员们进行问卷调查。实践队队员 郭超萍 供图

为了了解社区居民对于网络的看法和态度,队员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实践。队员们制定了一份包含多项问题的问卷,涉及了网络使用时间、网络安全意识、网络信息真实性等内容。通过在社区中发放问卷,并邀请居民回答,队员们收集了大量数据,最终得到了以下结果。

根据问卷的统计结果,社区居民平均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约为 2-4小时左右。其中,年龄在20-40岁之间的居民使用网络时间较长,约为4-5小时。

社区居民对于网络安全意识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居民对于网络安全问题比较关注,会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而有些居民则对此不太在意,甚至对隐私保护等问题存在误解。同时,社区居民对于网络信息真实性的判断存在一定的偏差。有些居民会根据平台、来源和发布者等多方面因素来进行判断,而有些人则容易受到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的影响,难以判断信息的真实性。

图为实践队员进行问卷总结。实践队队员 郭超萍 供图

通过问卷调查,队员们深入了解了社区居民对于网络的看法和态度,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

队员们了解到社区居民对于网络的使用时间和频率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为相关部门制定针对性政策提供了参考。队员们还发现社区居民对于网络安全意识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加强相关教育和宣传。队员们认为,社区居民对于网络信息真实性的判断存在一定的偏差,需要加强个人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判断力和辨别能力。

因此,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于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认知水平。应加大对于网络信息真实性的监管和管理力度,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的传播。队员们建议社区开展更多面向居民的网络安全和信息素养教育活动,培养居民们的网络素养和判断能力。

图为社会实践队合照。实践队队员徐瑞凯 供图

通过这次实践,队员们不仅了解了社区居民对于网络的看法和态度,还学习到了一些实践方法和技巧。同时,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网络安全和信息保护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队员们将继续关注和参与相关社会实践,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撰稿人:郭超萍

“数字逻辑,青年先锋”实践队

指导老师:纪玉超

0 阅读:0

曲师的小师妹

简介:科技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