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统失调,家长不可小觑!

童训自有家人在 2024-05-20 22:16:39

在我们身边,有些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表现,如容易分心、动作不协调、情绪不稳定、走路容易摔跤等。这些表现可能反映孩子感觉统合失调。

一.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简单来说,就是孩子的大脑在接收、处理和组织来自身体各部分的感觉信息时出现了问题。这些信息包括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闻到的等等。当这些信息不能被大脑正确整合时,就会出现异常表现。

二.感觉统合失调的分类、表现及危害

​1.触觉失调

对触觉信息过于敏感或不敏感,表现为害怕触碰、不喜欢被拥抱,或者对疼痛没有反应,容易受惊或过度攻击他人。触觉失调可能导致孩子情绪不稳定,社交障碍,甚至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2.前庭失调

表现为平衡感差,容易晕车、晕船,方向感不佳,空间知觉不足,常常碰撞东西,无法有效回避障碍物。前庭失调不仅影响孩子的平衡感和空间感,还可能导致他们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甚至影响未来的职业选择。

​​3.本体觉失调

对自己的身体感知不清,可能会出现动作不协调、手脚笨拙,容易摔倒,不能有效地完成系鞋带、扣纽扣等精细动作,甚至写字笔画颠倒等问题。本体失调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使他们难以融入集体,影响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

​​4.视觉失调

会出现阅读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视觉记忆力差等问题。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外界干扰,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于某一活动,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

​​5.听觉失调

对声音过于敏感或不敏感,表现为容易被声音打扰或忽视重要的声音信息。由于听觉沟通不畅,孩子可能难以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影响社交能力,间接的可能引起孩子情绪不稳定,容易焦虑、易怒,情绪波动大,出现自卑、孤独等心理问题。

​​温馨提示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早期干预是关键。3岁前是预防期,家长可以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感觉刺激,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感觉统合基础。3-6岁是感统训练的黄金期,此时儿童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感觉信息的处理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在这个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感统训练,往往能取得显著的效果。若您家宝宝出现以上感统问题,建议家长找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诊断及干预。

总之,感觉统合失调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发展问题。了解它的分类、表现和危害,对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支持这些孩子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0 阅读:22

童训自有家人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