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普洱茶的滋味,看这一篇就够了

星空茶话会 2024-01-22 20:54:38

知名普洱茶品牌合和昌推出有一款颇有口碑的熟茶---“五福临门”,有一位茶友分享到:平时上班忙的时候他喝1%便捷熟茶或者相见欢龙珠,时间充裕时,喝饼茶,比如五福临门,他尤为喜欢五福临门的滋味。

很多爱喝普洱茶的人,都喜欢提及“滋味”。甚至有老茶友讲,因为普洱茶滋味及其带来的感觉,饮普洱茶习惯后,别的茶类已不再有吸引力了。

今天我们聊的话题,就是茶的滋味。

什么是“茶滋味”?

总的来说,滋味就是所谓的口感。当我们把茶汤喝进口腔中,会产生多种感觉,可能包含了味道、水性、喉韵、生津等等。这来自不同感知器官的反应,如舌头、喉部、齿颊等等,还有些是身体反应的感觉。

以普洱茶为例,它分为生茶与熟茶两种,两者的口感滋味是有差异的。一般来说,普洱生茶口感猛烈,刺激性强,微带青草气。不过生茶经过陈放后,口感会变得柔顺,茶味苦中带甜,涩而生津。而普洱熟茶经过人工发酵,一般具有香、甜、润、厚、滑等特征,茶汤醇厚柔和、顺滑。

是什么物质决定了茶的滋味?

影响茶叶滋味最重要的有三大物质,分别是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这三种物质共约占茶叶总水溶性成分的73%左右。不只占比高,这三项物质也分别造成不同的滋味与口感,是构成茶味、茶感的重要风味物质。

其中,茶多酚是构成涩感、收敛性的主要物质。咖啡碱是构成苦味的主要物质。而氨基酸之一的茶氨酸是构成茶味鲜甜的主要物质,同时也是制茶时促成茶叶产生出更丰富多元香气芬芳的重要前驱成分。

想更了解茶,离不开对滋味的理解。那么,普洱茶有多少种滋味?答案是“很多”。

不过呢,小醍今天是精选了多个最常见的滋味,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熟悉合和昌和欢乐茶醍的茶友,想必大都了解“浓稠厚润”。它是口感滋味的表达,也是合和昌推崇的产品标杆,好茶的重要特征。

浓,指的是茶品的浓度,学术名为“水浸出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权威机构,共同制定的[GB/T22111-2008)普洱茶检验标准,其中一项为“水浸出物”,就是检验茶品的浓度。

茶品的水浸出物越丰富,浓度也就越高,而树龄越大的茶树,相对的水浸出物含量就越丰富、平衡。

稠,指茶汤的粘稠感,而粘稠感,取决于茶品的水溶果胶含量的高低,与茶叶的嫩度及季节相关,茶叶的嫩度越高,水溶果胶含量则越丰富,粘稠感越强。

厚,是茶品浓的补充,指每泡茶在口腔表现的持久性,即水浸出物的持久性,具体体现为茶品的耐泡度。茶树的树龄越大,茶叶的水浸出物越丰富、平衡度越好,因此也越耐泡。

润,指茶品的“润感”相对于传统茶品的“浓而强”而言,合和昌茶品则是“浓而润”在口腔的表现为喉韵的深度,茶汤浓稠而持久,水路细腻、平衡而不刺激。树龄、生态、季节等因素决定茶品润感的程度。

简而言之,浓稠厚润,即口感的丰富程度、喉韵的表现深度、茶汤的浓度润感、品饮的舒适度等。

除此之外,还有多种滋味影响着我们的品饮感受。比如:

甜,普洱茶属于大叶种茶叶,成份相对饱和浓厚,经过长期陈化,苦、涩的味道因氧化慢慢减弱,甚至完全消失,而糖分仍然留在茶叶中,经冲泡后,慢慢释放于普洱茶里。所以,陈化后品饮起来能感觉到甜味更加明显。

苦,苦是茶的原味,古时候就称茶为苦茶,这是人们最早对茶的感知。普洱茶之所以苦,是因为其中含咖啡碱。在品饮过程中,人们从略带苦意的茶汤中获得回甘喉韵的功效。

涩,常言道不苦不涩不是茶,茶的涩感是因为含有茶单宁。普洱茶是大叶种茶青制成的,所含的茶单宁成份比一般茶叶要多,新的普洱生茶十分浓郁,涩感也比较强。实际上,适当的涩会使口腔内肌肉收敛,从而生津,涩可以增加普洱茶汤的刚强度,满足口感较重的品茗者。而经过时间沉淀的普洱茶,苦涩会大为下降。

酸,是普洱茶不好的味道,茶叶制作不良或存放不好,都可能形成酸味。带酸味的普洱茶,经过三、五开冲泡后,有的酸味会逐渐减少。但品饮者都不喜欢这样的味道。

甘,是普洱茶汤带来的喉部回甘的喉韵,是大家都喜爱的感受。甘往往和苦味相伴,苦尽甘来。不少茶友喜欢苦味的茶汤,就是因为苦后的回甘。

燥,是饮茶后喉头不舒服的感觉。茶汤水性如果太利或太过苦涩,会使喉头难受,产生干而燥的感觉。燥感有轻有重,重的话比如喝到一些品质不好的普洱茶,饮后出现锁喉感,带来很不舒服的感受。

滑,是茶汤入口后一种湿润柔和顺滑的感觉。水性醇滑是普洱茶的一大特色,一般来说,普洱茶陈化时间越长,醇滑感越突出,品饮时越感舒顺。

生津,是一个重要的口感表现。生津是口腔中分泌出唾液,品饮茶汤后生津,能舒顺喉韵,滋润口腔,还能带来愉悦的精神享受。普洱茶内含物质丰富,生津功能特别强,这也是很多茶友喜欢之处。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