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抬头”有规律,过早过晚都不好,有可能是传递“异常信号”

小豆芽育儿记 2024-03-06 22:48:11

宝宝抬头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需要多加练习,有些医生在宝妈在出院的时候,也会叮嘱“回家多给宝宝练习俯趴抬头”等等,可见抬头对宝宝来说真的很重要。

但对刚出生的宝宝来说抬头很困难,只有当宝宝的颈椎、肌肉、韧带等发育到一定程度,才适合练习“抬头”。

如果过早练习抬头,或者抬头训练力度太大、训练太频繁,很有可能就损伤宝宝的颈背部肌肉和韧带,这时候宝妈就需要先了解宝宝“抬头”的大致发育规律。

宝宝“抬头”的大致发育规律

1-2个月:抬头意识增强,宝宝俯卧时能够抬头45度,大约能支持30秒,且俯趴时能抬头看周围;

3个月左右:俯卧抬头角度逐渐增高至90°,可以较长时间保持抬头,甚至能左右转头,用手肘支撑身体保持平衡;

4个月左右:大部分宝宝已经可以翻身,这也表明颈背部肌肉已经有力量了,此时宝宝俯卧时能稳定抬头90°并且可以长时间保持。宝妈在竖抱宝宝的时候,宝宝头直立、平稳、背挺直;

5个月以后:可用手臂支撑抬头,动作更灵活。

每个宝宝的情况都不太一样,宝妈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宝宝是否适合抬头,不过宝宝抬头过早或过晚对宝宝身体都不好,而且宝宝抬头过早或过晚都可能是在向妈妈传递“异常信号”。

宝宝抬头过早或过晚是在传递“异常信号”

① 抬头过早

部分宝宝很小就会抬头,但看上去僵硬、变扭,这很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信号,甚至有脑瘫嫌疑,这是肌张力过高而出现的“假象”。

宝妈可以通过观察发现宝宝是否怪异行为,比如拳头握得很紧并且拇指收在拳头里、表情不自然、四肢僵硬,最好咨询一下医生。

② 抬头过晚

宝宝两三个月仍难抬头,很有可能是因为日常训练不足,或者宝宝体重超标、身体缺钙等等,遇到类似情况,建议宝妈日常多加训练宝宝抬头、增加宝宝运动量等等。

另外,当宝宝4个月后在抬头时出现抬头角度小、抬头不稳左右摇晃、抬头时间短等特殊表现,建议宝妈带着宝宝去医院做一下检查。

很多新手爸妈只知道帮助宝宝练习抬头很重要,但是却不知道应该如何训练,那么以下两个关于抬头的训练,新手爸妈可以尝试一下。

新手爸妈应该如何科学训练宝宝抬头?

① 俯卧位训练

在月子期间开始俯卧训练,宝妈可以让宝宝俯卧,并在近距离摇晃手摇铃,吸引宝宝的注意力。等宝宝抬头以后,宝妈再逐渐训练转头,过程要循序渐进,训练时间也是如此。

② 仰卧位训练

宝宝平躺在床上,宝妈可以坐在宝宝对面,试着引导宝宝转头寻找人脸或玩具,建议距离宝贝视线20-30cm左右,训练时可以轻按固定宝宝胸部,从而增加宝宝头部转动角度。

另外,宝妈也可以同时训练宝宝“俯趴抬头”和“抓握”两项技能,比如将玩具或卡片放在宝宝面前,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宝宝尝试抓取。

注意事项:

多去观察宝宝情绪,避免宝宝出现抗拒;

训练前后不要吃奶,尤其刚吃奶就训练,宝宝可能会吐奶;

学会因人而异,根据宝宝情况调整训练时长;

观察训练后宝宝状态、奶量、睡眠等。

小豆芽碎碎念

宝宝抬头训练对宝宝来说非常重要,宝妈一定要重视起来,可以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抬头”计划。

记得关注小豆芽,好多小知识等着你哦!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删)

1 阅读:1584

小豆芽育儿记

简介:小豆芽帮你轻松带娃,少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