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功能检测指标:血小板聚集率

德馨评健康 2023-07-22 16:51:05

韩晓蕊,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306医院),检验科

医学科普中心 刘燕/崔彦 编辑

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呈圆盘状存在于循环血中,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生化组成,在正常血液中有较恒定的数量(仪器型号不同,参考范围也随之变化)。

血小板具有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以及粘附、聚集、释放、促凝和血块收缩等功能,聚集是它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参与止血与血栓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血小板聚集率是检测血小板功能的一个指标。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是诊断血小板疾病、评估血栓前状态、抗血小板药物疗效监测的重要实验室辅助检测指标。

常用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

根据检测原理,常见检测方法分为:聚集反应、受体表达(流式技术)、细胞内信号传递、POCT方法及血小板释放因子。

光学透射比浊法(LTA):LTA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与临床事件相关性好,检测成本低,是评价血小板功能的“金标准”。

常用诱聚剂

能够诱导血小板聚集的诱聚剂有多种,比如肾上腺素、胶原、花生四烯酸AA和二磷酸腺苷ADP等。

AA和ADP最常用,AA是一种强的血小板诱聚剂,它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为“全或无”式,只有达到一定的血小板浓度,血小板全聚集才会发生;PRP血小板在一定浓度时,AA浓度在一定范围内,AA浓度越小聚集率越高,但AA浓度过低会致标本不发生聚集。

ADP是一种较弱的血小板诱聚剂,存在于血小板致密颗粒中,可以激动G蛋白偶联的P2受体诱导血小板聚集。在ADP作用下,血小板的释放功能增强,其释放的颗粒中含有大量ADP可再次加剧血小板聚集,所以ADP在血小板聚集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血小板聚集试验检测前患者准备

(1)采血前准备:受试者应空腹,采血前宜避免进食高脂食物;采血前2小时内禁饮咖啡或含咖啡因饮料,采血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建议患者采血前2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

(2)药物或膳食成分影响:应在采血前完成由护士或患者所在科室记录受试者服用的所有药物,在解释血小板聚集结果时考虑这些药物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可能影响血小板聚集率的药物:如阿托品、氢化可的松、阿司匹林、肝素、普萘洛尔、呋塞米、β内酰胺类抗生素等,以及丹参、红花、三七等中药制剂,其他可影响血小板中成药物。可能影响血小板聚集率的膳食成分包括维生素E、鱼油等。

(3)注意事项:应注意年龄和经期、妊娠等生理因素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血标本采集

血小板实验的血标本采集应采用以下预防措施,以减少或避免血小板活化。

(1)血液标本采集:血标本采集应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操作,肘前静脉采集,不得拍打采血部位;不宜使用止血带,如需使用止血带,在针插入血管见回血后应立即释放止血带,采血过程不超过1分钟。血标本采集应使用19~21G针头。血标本采集应使用塑料或硅化玻璃管,可使用真空管或注射器。

(2)血标本抗凝:血标本使用105~109 mmol/L枸橼酸钠缓冲液抗凝,使得在处理和检测期间保持pH值稳定(正常范围6.8~8.51)。血细胞比容Hct在25%~55%时,109 mmol/L枸橼酸钠与血液比例为1:9,Hct过高或过低者应对抽血量进行调整,建议参考以下公式:抗凝剂的用量(ml)=0.185×全血量×(1-Hct)。

(3)使用不同抗凝管采血时,先采集枸橼酸钠管,然后采集EDTA或肝素管。

(4)在采集血标本之后,立即将抗凝管轻轻颠倒混匀,至少6次;不应过度混合或搅拌。

标本保存和转运

(1)血标本管应保持直立、加盖置于室温(20~25℃)保存,不应置于冰上、冰箱或水浴箱内。

(2)血标本不应通过气动管道系统运输。

(3)血标本在采血后4小时内完成测试。

(4)实验室应拒收存在凝血、严重溶血和采集超过4小时的血标本,并记录;如有脂血等,最终报告时应备注。

检验结果解读

(1)血小板聚集率减低:辅助诊断先天性及获得性血小板功能障碍;监测抗血小板功能治疗的效果;评价膳食及营养补充剂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手术患者出血风险评估。这些情况往往伴随血小板功能下降。PAgT降低可见于获得性血小板功能减低如:尿毒症、肝硬化、MDS、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急性白血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还见于遗传性血小板功能缺陷,不同的血小板功能缺陷病对各种诱聚剂的反应不同。

(2)血小板聚集率增高:仅有临床参考价值,多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人工瓣膜置换后、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术后、先天性心脏病、脑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β脂蛋白血症、复发性流产、口服避孕药、吸烟、缺乏运动等情况,显示对ADP、花生四烯酸等诱导剂作用下的血小板聚集率增高。血小板功能结果易受检验前中后等多种因素影响,建议对异常结果进行复查,不能根据1次检测结果,即行诊断。

(配图来源于网络)

0 阅读:47

德馨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