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幼儿园园长直言:上幼儿园不哭不闹的娃,多来自4种家庭

鹏举说育儿 2024-03-14 09:23:56

文| 小书虫妈妈

前几天,闺蜜发来微信语音,向我诉苦说,女儿月月幼儿园开学了,本来挺开心的,可是每天早上送月月上幼儿园的时候,可把她愁坏了。

她说,每天早上,女儿月月到了幼儿园门口的时候,立马又哭又闹,抱着她的大腿,无论怎么哄,月月就是不肯走进幼儿园。每天都要老师或园长走出来,抱着进去,那种场面别提多“激烈”了,感觉就像是生离死别一般。

闺蜜说,其实女儿月月已经上了一年幼儿园了,原本觉得第二年开学不会这样,哪料到还是出现了这种场面。看着别的孩子不哭不闹,背好小书包,挥手和妈妈说再见,真的很羡慕。

同样是小宝宝,同样上幼儿园,为什么差距就这么大呢?为了这件事弄得她吃饭不香,睡也睡不着,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办。

其实,不仅是闺蜜遇到了这种情况,和月月情况一样的小朋友,在幼儿园门口并不少见,特别是开学季,每天都是“哭声一片”。

记得我家二宝上幼儿园时,班上很多孩子都是这样的情况。

很多孩子在刚入幼儿园的时候总出现哭哭啼啼的情况,有的孩子紧紧抓着家长的手不放,甚至使劲拉着家长往外走;有的孩子看着家长离去的背影哭喊着说“我要回家”;有的孩子即使暂时乖乖地坐在座位上,也可能下一秒就放声大哭起来。幼儿园小班经常哭声一片,孩子的激动情绪久久难以平复。

在家长会上,幼儿园园长针对这个情况说了以下这番话:

从孩子上幼儿园时候的表现,我们就能看出孩子的家庭情况和教育方法。那些又哭又闹跟不哭不闹的孩子,无论是从家庭教育背景上,还是生活环境上都会有很大的差别。上幼儿园不哭不闹的孩子,多来自4种家庭。

幼儿园园长直言,孩子上幼儿园又哭又闹,主要原因是“分离焦虑”。而不哭不闹的孩子,因为这4种家庭在孩子入园前做好了这几个细节,才能让孩子平静地应对分离焦虑,情绪平稳地度过入园焦虑期。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4种家庭的做法。

第一种家庭: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

在《从出生到独立》一书中提到:生命之初的三年是帮助孩子安全感的关键期。在孩子大脑快速发展的这三年里,高质量的陪伴是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关键。

高质量的陪伴包括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恰当地回应孩子的需求,增强孩子的安全感等。有安全感的孩子对环境会有更浓厚的兴趣和更强烈的学习动机。

那些在家庭中得到高质量陪伴、充足关爱和照顾的孩子,他们会有足够的安全感 ,往往能够更加从容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因为孩子明白,无论自己在哪里,家人都是深爱着他的。

第二种家庭:和谐开放民主型家庭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亲子关系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在家庭氛围开放民主和谐的家庭中,孩子往往能够大胆探索,尝试新事物,父母不懂的问题和孩子一起搜寻答案,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种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能够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出乐观、自信的性格。这样的孩子进了幼儿园,如鱼得水,喜欢学习,学习能力强,表现突出,也会深受老师的喜欢。

比如,浩浩的家庭就是开放民主型家庭,家庭氛围很好。浩浩的父母常常与他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倾听他的想法,鼓励他表达自己的情感。带他一起体验各种新事物,遇到问题,和他一起动手去解决。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浩浩学会了积极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也培养了自己的社交和沟通能力。因此,当浩浩进入幼儿园时,他能够自信地与同学交往,大胆向老师表达自己的需求。

第三种家庭:会设立规矩的家庭

“无规矩,不成方圆”,懂家庭教育的家庭,他们会从小培养孩子的秩序感,让孩子明白“规矩”是什么。

比如:带孩子上公共厕所要排队;过马路要走斑马线;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吵闹等。

秩序感强、守规则的孩子,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到了幼儿园,更能听从老师的指导,各方面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哭不闹,情绪稳定。

第四种家庭:懂得适时放手的家庭

著名精神分析师温尼科特说,做60分的父母就够了。具体来说,孩子一两岁之前,父母可以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照料;而大约2岁之后,父母需要学会逐步放手,让孩子学着独立,让孩子承担恰到好处的挫折,这样就可以让孩子慢慢学会独立,并且开始慢慢认识到,父母不是万能,自己也需要承担一些责任。

那些懂得适时放手的家庭,孩子得到了自主空间和自由发展机会,往往能够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比如:芳芳就是来自懂得适时放手的家庭,她的父母在她两岁的时候,就开始鼓励她做一些家务,比如让她收拾好自己的玩具;自己吃饭,穿衣服;帮家人整理衣服等。在这个过程中,芳芳学会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且自理能力越来越好。

因此,芳芳上幼儿园后,她自理能力很好,而且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会因为生活环境改变而产生焦虑情绪。

小书虫妈妈温馨提示:

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父母的高质量陪伴,做亲子游戏和阅读,促进良好的亲子关系,增加孩子的安全感。上幼儿园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提前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来安排孩子的生活与学习,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形成习惯。当孩子真正入园时,就不会觉得不适应,这对孩子、家长和老师都是一件好事。(声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必删除)

0 阅读:26

鹏举说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