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论文抽检不通过,导师重大教学事故!

泽祥评教育 2024-04-22 20:38:38

近日,湖北某高校发布《关于对2022-2023学年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评议结果的通知与整改要求》。经湖北省学位办组织论文抽检中,该校被抽检的88篇普通本科论文中,5篇被认定为“存在问题毕业论文”。学校要求,对涉及“存在问题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给予通报批评的处理。

但这不是对本科生论文抽检未通过最严厉的处理。

2023年黑龙江某高校对本省本科毕业论文抽检“存在问题毕业论文”指导教师通报,5名教师认定为严重教学事故,给予事故责任人全校通报批评,取消其一年内参加任何评奖、评优、评先资格。

某985高校要求:对在上级本科毕业论文抽检中被认定为“存在问题毕业论文”的,对该论文指导教师参照重大教学事故处理。

(来源:某985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检测、评阅、抽检及答辩相关工作的通知》)

而根据该校2024年最新印发《教育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对重大教学事故责任人除给予全校通报批评,还要停发其1个月绩效津贴。当年教学工作部分年终考核结果为不合格,不得推荐参加当年与教学相关奖励的评审,不得推荐参评年终考核优秀等级。

所以面对本科毕业论文被抽检,“瑟瑟发抖”的可能并非只有学生,指导教师也承受着不小的压力。

本科论文抽检越来越严

抽检本科毕业论文,源于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要严格学业标准,探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试点工作。

2021年1月,教育部出台《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抽检办法》),规定自2021年1月1日起,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对象为上一学年度授予学士学位的论文,抽检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抽检重点对选题意义、写作安排、逻辑构建、专业能力以及学术规范等进行“合格性”考察。

《办法》也给出相应的监督条款:对连续2年均有“存在问题毕业论文”,且比例较高或篇数较多的高校,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予以通报,减少其招生计划;对连续3年抽检存在问题较多的本科专业,经整改仍无法达到要求者,将责令其暂停招生,或撤销其学士学位授权点。

此外,抽检结果也将作为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本科专业认证以及专业建设经费投入等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参考依据。

作为狠抓本科教育教学的一项举措,严查本科生毕业论文与高校办学、学科专业建设直接挂钩,各高校在此方面给予足够重视,也在情理之中。

本科生写论文,压力给到导师

但其实对指导教师而言,论文抽检的压力不只来自“存在问题”将受到处罚,给本科生指导论文的过程也让一些导师感到“压力山大”。

首先是工作量大。每年教师需要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少则六、七人,多则十多个。加之本科生毕业论文有相当一部分是“突击完成”,指导工作难免会在某个时间段集中“涌向”教师。

麦可思曾对部分本科院校大四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花费时间进行研究,发现六成学生的毕业论文是在2个月内完成的,30%的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只用了1个月。

71%的大四学生表示,在撰写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每周都要与导师交流几次,9%的大四学生表示,每天都会与导师有交流。

学生与导师积极交流有助于学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是一个好现象。但对承担较多论文指导工作的教师而言,如果在一两个月内既要处理日常教学、科研任务,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悉心的论文指导,工作强度“骤增”难以避免。

指导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强度大,还源于指导“难度大”。

每年4月中下旬是部分高校要求毕业生交毕业论文的初稿日期。这时网上总能看到大学老师因为指导毕业论文诉苦:“改完整篇,批注比正文字数还多”“小标题和内容根本没关系”“他不是想让我给他改论文,而是想让我给他写论文”……

本科生论文整体写作水平不高,出现一些“连高中生都不会错的”写作问题,比如错别字、语义不通顺、逻辑混乱等问题,最容易让导师“情绪崩溃”。

网上流传的导师论文批注读起来是一个个“幽默段子”,背后可能都是导师批改论文的“辛酸泪”。

当然有的学生这时也会委屈:“人生中第一次写论文就是在写毕业论文。大学三年没有一节课,详细地教我们怎么选题,怎么写文献综述,大四就突然要查资料找选题,考研实习毕业论文,这么多工作,怎么可能全都做好?”

麦可思对部分本科院校大四学生的研究也显示,文献资料搜集困难(59%)和选题问题(39%)是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中遇到的最大困难。

本科生不写论文行不行?

学生难,老师苦,所以也总有人在问,本科毕业论文就不能不写吗?

其实相关话题的讨论已经持续很多年,从建议取消本科论文“独创性”要求、取消毕业论文答辩,到建议直接取消大学本科的毕业论文。

最近的相关报道是,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卢晓东在媒体发表文章,建议取消本科毕业论文抽检。

他认为,在此前的精英化教育阶段,毕业论文作为本科生科研课程之一,可以是一门必修课。但当我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后,如果每名学生都必须参与其中,会引起资源不够、教师精力不够、学生研究动力不足、能力难以匹配等一系列问题。而工作量极大的本科论文抽检关乎教育财政和教师宝贵的创新时间。文章一出随即又引起新一轮热议,并收获了大量赞同声音。

当然,也有很多人对本科生写毕业论文持支持态度。他们认为毕业论文是对大学四年学习成果的全面性总结,是对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科学研究和独立工作能力的综合考查。只不过在高校扩招及就业形势等因素的影响下,毕业论文整体水平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并不能“因噎废食”,而更应该严把质量关。

其实这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观点,其最终目标并不矛盾,都是希望用更有效的方式对本科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所以为寻求到“最优答案”,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或还将持续下去。

不取消本科论文,也可以改进认识

不过我们也注意到,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高校为了提高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开始探索本科毕业论文的多种替代方案。

比如在学校认定的专业刊物上或国际学术会议上正式发表的论文替代毕业论文;用创新、创业成果,用获奖成果替代毕业设计(论文);艺术类相关专业的学生,可用在学校认定的艺术类作品展览中入选作品替代万字论文;或是学生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国际发明专利、国家发明专利等,可将创作过程等按学校要求形成文字说明材料替代毕业论文。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郭英剑教授曾撰文建议可以考虑取消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刚性要求,将自主权交由高校做决定。

如果不取消本科论文,对其认识与要求也可以有所改进。比如不能将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与硕士生、博士生毕业论文相提并论,不把本科毕业论文当作学业的最后一步,而是把它视为是其本科教育阶段的一个组成部分。

郭英剑认为,在如今狠抓本科质量建设的大背景下,应该更加重视本科生的课程学习、课程论文写作、学期论文写作等过程质量管理,而不要把质量的宝都押在最后的毕业论文上。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可以算作是破除“唯论文”评价体系的一种态度与方式。

主要参考文献:

[1]郭立场. 本科毕业论文存亡不应一刀切[N]. 《光明日报》, 2012-05-08(2).

[2]郭英剑. 要不要取消本科毕业论文?专家:别把宝都压在最后[N]. 《中国科学报》, 2020-12-01(7).

3 阅读:2617
评论列表
  • 2024-04-24 16:46

    现在的本科毕业设计,如果老师不管,多数学生是抄别人的,这种论文实在没有意义。有的学生在这个时间内还有许多课程准备补考,怎么能允许其参加毕业设计,最后补考和论文全过了,这是学校在自欺欺人。工科没有必要非要写什么理论论文,重点应在过程中,要提供设计说明书、设计思路、图纸、计算选型等内容,只要初步达到设计要求就可以了,过分要求不现实也达不到。

  • 2024-04-23 11:27

    真没有想到啊,现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竟然文献资料搜索困难是第1位[捂脸哭]我们当年全靠几本有限的专业杂志和本校图书馆,要怎么活?

泽祥评教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