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评入围率仅4.4%!上海青少年科创大赛火热,中考新政或带来降温

大树成长营 2024-03-08 00:05:13

3月6日晚间,备受关注的第39届上海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名单公布,两项数据均创出新纪录:一是参与评审的申报成果项目数量达到15790个;二是最终入围率仅4.43%,可见青少年参与科创热情之高。

一年一度的青少年科科创大赛,为期近半年时间,从前期几个月的课题和项目准备,到1月份的申报,再到3月份的名单公布,受到学生、家长和各所学校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参与的成果数量越来越多,而入选比例则持续走低,尤其是实施新中考政策以来,科创获奖成为综合评价招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2014年9月,上海和浙江率先在全国范围启动新高考改革,其中重要方式就是采用综合评价招生模式。2019年,为深入推进上海中考改革方案的有效实施,市教委公布了《上海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也就是所谓的“中考综评”。

2022年、2023年上海中考招生开始实施新政策,包括:总分750分+综评,高中的招生录取方式由原来的五种调至三种:自主招生、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统一招生录取,但由于疫情等原因,综评最后均以满分50分计入总分。

伴随着新中考政策的实施,作为办赛时间最长的“白名单”赛事——青少年科创大赛也受到各方的追捧。2019年申报成果数量为6388项,最终选出了550项,入选比例为8.61%;2020年增至7155项,终评数量为600个,入围比例为8.39%;2021年受疫情影响,申报数量降至6973项,入围比例也回升至8.68%。

2022年是新中考的第一年,申报数量猛增至9049项,增长比例超过三分之,虽然奖项设置升至700个,入围比例却下降至7.74%;2023年申报成果则达到11346个,入围比例降至6.17%;2024年申报数量再次大幅增加,达到15790项,入围比例仅4.43%,5年内终评入围率下降至一半。

申报青少年科创成果项目的增多,一方面与高考、中考的导向有关,综合评价录取已经成为上海中高考的一种重要方式,成为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共识;其次是随着各项竞赛的规范,白名单赛事的减少,尤其是高中以下阶段不再举办学科类竞赛活动,大家都往科创赛道上挤;三是近十年来上海中小学生阶段的学生人数处于上升期,学生数量显著增加。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上海的中考政策再次出现较大调整,即:2024年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须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满分50分)进行,综合素质评价由初中学校对学生进行评价。综合素质评价关注过程性和参与性,不强调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注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合格”即由初中学校赋50分,“不合格”酌情扣分。

这意味,只要学生在就读的初中学校正常参与校园等活动,拿到50分没有任何问题。而根据往年规则,50分综合评价分数中,有10分由参与名额分配录取的高中来评出,包括投档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得分和现场综合评价得分合成综合考查成绩。

那么,这项中考新政策是否会影响到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继续参与青少年科创大赛的热情,还有待观察。不过,至少的自主招生这一录取方式中,重点高中还是十分看重学生科创经历和科创成果的。

对此,你怎么看?

0 阅读:7

大树成长营

简介:关注教育热点,关注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