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①②③④显示的是乌军袭击俄军在顿涅茨克地区马基夫卡(Makiivka)弹药库的现场,也是油库重地。 图5.6.7是最近三天(7月4日、5日、6日)乌方发布的战况信息。从三天的战况数据看,俄方装备损失数据最大的是油罐车、运输车辆以及大炮。 给我的感觉是,对后勤战争资源的袭击如此频繁是以前不曾有的,而且现在每天俄方至少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大型目标被摧毁——弹药库、指挥部、炼油厂等。 要知道,一线战场士兵的战力来源于武器弹药等后期资源的有效保障,但是这些战争资源是需要俄国内的兵工厂进行生产提供的。而一旦遭遇破坏的情形,生产的速度往往是跟不上破坏的速度的。长此以往,如果俄方的后勤资源被摧毁得差不多了,是不是意味着乌军大规模的地面进攻也就接上了呢? 更重要的是,如果前线士兵知道武器弹药供不应求,会不会着急。由此可见,乌军现阶段的策略可能侧重点还是与俄军后勤的战争,打击后勤战争资源为主,集中力量在接触线的进攻为辅。 当然,俄方也是这样,比如刚刚过去俄军口径巡航导弹远程袭击了乌克兰西部城市利沃夫的一栋大楼,造成多人死亡。我认为也应该是俄军侦查到里面有什么“干货”,要么是武器装备储存点,要么是像克拉马托尔斯克酒店里乌军和雇佣兵频繁出入的场所。 其实,这样也挺好,彼此之间的地面部队冲突相对减弱,意味着士兵的伤亡率会有所下降。反而强化对后勤装备弹药库等军事目标的打击,这比拼的就是看谁摧毁对方的武器更多,以及弹药供应是否充足。相对来说,损耗的是军事装备和资源,减少了士兵生命的耗材,也算是对生命的一种敬意吧。
图①②③④显示的是乌军袭击俄军在顿涅茨克地区马基夫卡(Makiivka)弹药库的
路边的万花筒
2023-07-06 19:29:12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