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该轮到美国“坐立不安”了!美国把对中国的关税从最高145%一路降下来,却惊讶
这回该轮到美国“坐立不安”了!美国把对中国的关税从最高145%一路降下来,却惊讶发现中国消费者像是全消失了,迟迟不回来。美国这边满头雾水,可与此同时,他们的商家却在忙着从中国大量补货。5月份美国刚把对华关税降到10%,沃尔玛就紧急给中国供应商甩了230亿美元的订单,还催着“7月20日前必须出货”,生怕赶不上8月的假日季;塔吉特也是如此,直接宣布“自己扛下所有关税”也要补货,家得宝的“闪电补货计划”更是夸张,集装箱运输预订量一周内从5709个标准箱飙升到2.15万个,涨幅高达277%——这哪是做生意,分明是在抢命啊。为啥美国商家这么着急?说白了,他们的货架早就被中国供应链给“绑架”了。如今,美国商店里60%的进口货都来自中国,从面包、衣服、小家电到玩具,哪一样离得开中国工厂?就拿玩具来说,中国生产的潮玩就算被加征关税,在美国市场依然供不应求,价格从22美元涨到28美元,消费者照样抢着买。美国商家心里清楚,就算关税再高,中国货还是性价比之王,换成美国本土生产,成本能翻好几倍,到时候消费者更不买账了。可中国消费者这边,早就不买美国货的账了。以前,中国依赖美国农产品,尤其是大豆,结果被美国狠狠摆了一道。2003年,美国农业部突然宣布大豆减产,导致全球价格暴涨,四大粮商趁机收割中国豆商,让中国吃尽了苦头。吃一堑长一智,中国现在直接在南美建巨型码头,从巴西、阿根廷进口大豆,价格更低,质量也不差,干嘛还要看美国脸色?这还只是农产品,其他商品也是一样。中国消费者现在更愿意支持本土品牌,像华为、小米这些国产品牌,质量不比美国货差,价格还更实惠,谁还愿意当冤大头?美国政府可能还没搞明白,中国消费者不回来,根本原因不是关税,而是“信任破产”。这些年,美国又是加征关税,又是搞技术封锁,还在南海、台湾问题上不断挑衅,中国消费者早就对美国货没好感了。再加上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本土产业链越来越完善,从高端制造到日常消费,中国都能自给自足,干嘛还要依赖美国?就拿医疗器械来说,中国的PET—CT设备就算被加征25%的关税,在美国市场依然受欢迎,因为价格比国际同类产品低30%,质量还过硬。更让美国头疼的是,中国供应链的“护城河”太深了。美国商人迈克尔・金的例子最能说明问题。他从中国进口钢制零件,就算要交70%的关税,一个箱子成本涨到825美元,还是比美国本土生产便宜200—400美元。而且,中国工厂从生产到物流全流程包办,省心又省力,美国企业根本比不了。现在的情况就是,美国商家一边骂着政府的关税政策,一边乖乖给中国供应商打钱;中国消费者则是“你降你的关税,我买我的国货”,根本不搭理美国那套。美国政府想通过关税战打压中国,结果把自己的商家和消费者都坑了,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接下来,就看美国怎么收场了,如果继续搞贸易保护主义,怕是要把自己的经济玩崩了。但就算不搞贸易保护主义,美国货在中国市场上,也不一定能长久,毕竟我们有国产替代,手机用华为,汽车开比亚迪,芯片用中芯国际,样样都是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