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集:除了莫高窟,敦煌还有什么?

敦煌邢耀龙 2024-07-26 21:24:55
还有莫高窟艺术的母亲——敦煌佛爷庙湾西晋墓。 古墓葬群分布在距敦煌市区15公里的佛爷庙湾戈壁上,东西绵延20公里,南北约5公里。在这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大小不等上万座汉至唐代墓葬。 汉末魏晋时期,中原战乱不已,大量人口带着中原的艺术迁移到河西走廊,他们亡故之后,子孙们就创造了被称为地下画廊的壁画墓葬。这些墓葬无论是壁画,还是建筑,都深刻地影响了莫高窟,是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源头。 图一是敦煌佛爷庙湾M133的线描图。门墙最上部是结构非常完整的建筑正面形象:两侧是阙,阙前有执帚持勺的男女迎候人物;中间是绘有猛虎的双扇门扉,门扉两侧是带斗栱的立柱,柱上有兽面,门扉上部是一横砖,中间绘菱形窗棂,两侧为鸡首、牛首人物。门墙最下部为巨大的斗栱,直接坐落在圆拱形墓门之上,二者似构成一个整体,与门墙最上部的建筑正面形象相对应。点缀在巨型斗栱之间的是兽面、奇禽异兽、力士、射箭人物、抚琴听琴人物画像砖,与门墙中部的画像砖联为一体。门墙中部即主体部分由多层画像砖组成,画像内容以奇禽异兽为主,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大象、大角鹿、双面鱼、人面鱼、双首鸟、双翼马、衔绶鸟等,也有捧物猿形怪兽(受福?)、力士等形象。 ————★【照墙是象征着死者升仙的通道,壁画砖上的内容预示着死者的灵魂从墓门出发开始其升仙的旅行,四神中的青龙白虎确定他正确的方向,又有着高士陪伴、西王母导引和骑士护卫,上天降下种种祥瑞来迎接他,穿越这些祥瑞,最后的假门正是汉代画像中常见的‘天门’。在天界想象中,祥瑞动物起初并不是必备角色,它们的出现与天人合一和谶纬思想的流行有关。升天需要动物作为助手,谶纬思想鼓吹祥瑞动物为感天动地之物,对升天自然帮助莫大,这是祥瑞动物在汉代乃至魏晋时期大量出现的社会背景。】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