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圆寂后,遗体火化竟出现了25颗舍利子,这似乎与他生前的遗愿背道而驰。早在2012年,星云大师就曾明确表示:“我没有舍利子,不要烧。”然而,弟子们为何会违背他的遗愿?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我没有舍利子,不要烧。” 2012年,星云大师平静地留下了最后的话。 然而,8年后,当他圆寂于佛光山,弟子们却陷入两难:遵循师命,还是遵从佛教传统? 最终,25颗晶莹剔透的舍利子出现在大师的骨灰中,像是命运开的一个玩笑,也像是某种冥冥之中的安排,将这位传奇僧人的人生推向高潮。 1927年,星云大师出生于江苏江都一个贫困家庭,家里世代信佛,特别是他的外婆,对他影响很大。 幼年的星云大师目睹了战争的残酷,颠沛流离的逃难经历在他心中刻下深刻印记。 12岁那年,他到了南京的栖霞山寺,剃了头出家了,取法号叫“悟彻”。 远离战火,青灯古佛,本应是心灵的庇护所,但现实却并非如此。 繁重的杂役,寺庙中的人情世故,都与他想象中的清修之地相去甚远,少年的心中充满了迷茫和困惑。 “我的孩子,出家人是为了寻求人生的意义,明白佛法的智慧,最终回到尘世间去救度众生。” 一位老僧的开示,为他拨开迷雾,点亮了前行的灯塔。 星云大师特别渴望学习佛法,希望能从中找到答案。 15岁那年,星云大师正式受戒。 仪式上,戒师在他头顶留下了12个戒疤,灼痛让他刻骨铭心,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舍弃外在、潜心修行的决心。 抗战胜利后,星云大师积极参与到僧侣救护队中,前往台湾弘扬佛法,这段经历也为他日后开创“人间佛教”埋下了伏笔。 台湾,成为了星云大师弘法事业的新起点。 然而,初到宝岛,他便遭遇了不公正待遇,被国民党政府误认为“间谍”,囚禁23天。 出狱后,星云大师并没有消沉,他四处奔走,用佛法抚慰人心,逐渐赢得了人们的信任。 1967年,星云大师带着弟子们在高雄县的一片荒地上,从零开始,建起了佛光山。 从此,晨钟暮鼓,香火鼎盛,佛光山成为了台湾佛教的重地。 星云大师觉得,佛教不应该只局限于寺院里的修行,而应该更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关注社会问题,帮助大家。 他提出了“人间佛教”的理念,主张将佛法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用慈悲和智慧化解烦恼,解决现实问题。 为了践行“人间佛教”,星云大师创办了学校、医院、图书馆、美术馆等,还积极参与慈善事业,将佛法的慈悲与温暖传递到世界各地。 除了在台湾弘法,星云大师还多次前往世界各地讲经说法,足迹遍布五大洲,将“人间佛教”的理念传播到全球。 他还笔耕不辍,著书立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佛理,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佛法。 晚年的星云大师,饱受疾病困扰,但他依然坚持弘法,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我去世后,别给我建纪念馆,也别塑什么金身。我没有舍利子,就别火化了。 2012年,星云大师嘱咐过,希望去世后一切从简。 2023年,星云大师去世后,弟子们决定为他举行火化。火化后,他们从骨灰中找到了25颗透明的舍利子。 这一举动引发了不少讨论,有的人觉得这是对大师的不尊重,也有人认为这是在肯定大师的贡献。 舍利子的出现,是偶然,还是必然? 是违背,还是成全? 也许,这就是星云大师留给世界最后的一个谜题,就像他的一生,既充满戏剧性又引人深思。 参考信源:极目新闻——《星云大师圆寂,看淡生死,遗嘱称“我没有舍利子”》
星云大师圆寂后,遗体火化竟出现了25颗舍利子,这似乎与他生前的遗愿背道而驰。早在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4-10-17 13:58:58
0
阅读:38
放飞自我继续浪
[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