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竹镇中日友好希望小学,是江苏省农村唯一的中日友好交往窗口学校 。该校自落地便引发争议,大家认为在南京这城市,建以“中日友好”命名的小学,与历史记忆形成强烈冲突。 尤其在日本至今未正式道歉、甚至试图美化侵略历史的背景下,此类项目被质疑是对民族情感的漠视。 此外,公众对财政资源分配提出质疑:南京不差钱,但为何在竹镇地区曾存在村校撤并导致学生上学难、教育资源紧张的情况下 ,优先投资具有象征意义的涉外项目?质问政府是否“忘性太大”,为何不先解决民生痛点再搞形象工程。 南京这地方多特殊,30万同胞,历史的伤疤还没好利索,在这儿建个带“中日友好”的小学,就算真是想搞交流,大家心里也膈应得慌。 日本那边到现在都没好好认错,还老干些让咱不舒服的事,这时候弄这么个学校,不就像在伤口上贴块花哨的创可贴吗? 竹镇这边以前就有孩子上学得走老远,老小区改造也拖着,这些实在的问题不先解决,反倒把钱砸到这种有争议的项目上,谁能服气?老百姓看着能不骂吗? 南京的历史重量容不得轻慢,搞争议项目不如先顾好百姓日子。 真友好得先认历史,真治理得贴民心,糊弄没用,踏实办事才得人信。 大家对这件事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