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西莫夫将被解雇”!消息人士:克里姆林宫认为总参谋长的能力已经达到极限,需要一位更现代、更有能力的军事领导人来取代他,计划在资历达到之后对格拉西莫夫进行解雇,并让其获得安宁的晚年…… 核心原因就一个:上面觉得老将军的“能力已经到顶了”,高层想要一位更“现代”、更有冲劲的军事新锐来接棒,好带领俄军迎接未来的挑战。 这位执掌俄军总参谋部快十年的老将,当年靠着“格拉西莫夫战术”——也就是把信息战、特种作战和常规部队揉在一起的打法,在叙利亚战场还赚过不少吆喝。 2015年拿下帕尔米拉古城时,俄军伤亡率比美军在伊拉克低了近一半,那会儿克里姆林宫的简报里全是“现代战争大师”的评价。 可俄乌冲突这摊子事,像是给老将军的战术库来了场压力测试,结果似乎不太理想。 开源数据显示,2024年俄军在顿巴斯的推进速度比2023年慢了40%,明明投入的坦克数量增加了20%,却总被乌克兰的无人机蜂群搅得没脾气。 就拿今年春天的阿夫迪夫卡战役来说,俄军集结了三个集团军,打了俩月才拿下,伤亡数字是乌军的3倍。 而乌克兰用的不过是些改装过的商用无人机,成本才几百美元一架,却精准炸掉了俄军12辆防空导弹车——这账算下来,老将军的指挥桌前怕是堆了不少没处解释的战损报告。 克里姆林宫想要的“更现代”,简单来说就是得跟得上无人机和电子战的节奏。 俄军现在的无人机使用量倒是比2022年翻了十倍,但大多是伊朗提供的“沙希德-136”,自家产的“猎户座”每月才下线50架,还不够乌克兰一天消耗的零头。 反观乌克兰,光今年就从波兰、土耳其弄来2万架改装无人机,连基辅的手机店都能帮着改出带摄像头的自杀式机型,而俄军的电子干扰设备常常把自家无人机也一锅端了。 这种时候,克里姆林宫难免觉得,老将军的战术板上可能还贴着“坦克集群冲锋”的示意图,没给无人机留位置。 但格拉西莫夫的“极限”还藏在后勤账本里。俄军前线士兵今年冬天穿的还是2018年款的防寒服,而乌克兰士兵已经穿上了美国送的加热马甲。 这种差距背后是后勤系统的僵化——老将军主导的军事改革里,本想把后勤交给民营公司,结果被寡头们钻了空子,2023年查出来的军需贪腐案涉案金额够买3000辆装甲车。 而所谓“安宁的晚年”更像是给老将军的台阶。俄罗斯对待功勋将领向来有这套,当年朱可夫被解职后还能领元帅退休金,现在格拉西莫夫要是退下来,大概率能去国防部智库当个顾问,写写回忆录啥的。 可这背后的算计更实在:新上来的人得敢用年轻人,比如现在指挥别尔哥罗德防线的卡赞采夫少将,45岁就敢把无人机连直接配给步兵营,今年春天还搞了场“无人机夜袭”,端掉了乌克兰三个弹药库,这种冲劲正是克里姆林宫眼下想要的。 战场之外的压力也得算上。欧盟今年给乌克兰的军援又加了50亿欧元,美国虽然吵着要削减,但硅谷的老板们偷偷给乌克兰送了不少AI瞄准系统,俄军的传统雷达根本防不住。 这种时候,俄军的指挥系统要是还停留在“电报+电话”的节奏,跟乌克兰用的加密通讯APP比,就像拿老年机跟智能手机打比赛。 格拉西莫夫当年力推的“数字化指挥链”,投入了400亿卢布,到现在连营级单位都没全覆盖,这账算下来,“能力到顶”的评价倒也不算凭空捏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