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我为什么支持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社保政策? 你看看人家的个人社保账户里有60万之

我为什么支持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社保政策? 你看看人家的个人社保账户里有60万之多,缴费几十年,而且人家单位交的钱有个人的2倍之多,即120万之多,都进入了社保大锅里面去了,而不是个人账户,缴费指数2.93,接近满格,你说人家该不该拿高额养老金? 支持"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社保政策,本质上是在认可社保制度的互助共济与精算平衡原则。这一设计背后有深刻的社会公平和制度可持续性考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分析: 一、单位缴费进入统筹账户的合理性 1. 历史债务的化解 中国社保制度从"单位养老"转向"社会统筹"时,存在大量已退休但未缴费的"老人",单位缴费进入统筹池(社保大锅)正是为了支付这部分历史成本。若全部进入个人账户,现有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将无来源。 2. 风险共担机制 统筹账户通过代际转移支付实现互助共济:高收入者多缴费补贴低收入者,年轻人缴费供养老年人。这是所有现收现付制国家的通用做法(如德国、日本)。若单位缴费也划入个人账户,将彻底瓦解社保的再分配功能。 3. 应对长寿风险 个人账户只能按计发月数领取(如139个月),而统筹账户支付终身。若某人活到90岁,其领取总额可能远超个人账户余额,超额部分正来自统筹账户的共济性。 二、高缴费者为何应得更高回报 1. 精算中性原则 缴费指数2.93者(社平工资的293%)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为: 高缴费者的回报虽非线性增长,但绝对数额仍显著高于低缴费者,体现"多缴多得"。 2. 激励机制设计 若高收入者无法通过多缴费获得合理回报,会导致逃费或选择商业保险。浙江、广东等地实际案例显示,灵活就业人员按60%最低档缴费占比超70%,正说明制度需要保持激励性。 三、国际比较下的中国特色 四、潜在争议与改革方向 1. 当前矛盾焦点 部分群体认为单位缴费"充公"损害权益,实则忽略了其未来从统筹账户中获得的终身保障。2022年社保基金支出6.6万亿中,38%来自财政补贴,凸显单纯依赖缴费不可持续。 2. **渐进式改革措施 社保制度本质是社会契约,高收入者多缴费既是对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也是对未来风险的集体对冲。个人账户60万+统筹账户120万的组合,恰恰实现了"现在帮别人,未来别人帮自己"的代际循环。制度的可持续性需要保持激励与共济的微妙平衡,而这正是中国社保体系仍在探索的命题。所以不要吐槽政府每年煞费苦心为退休老人涨养老金多少的问题啦,我们的社保制度也在逐步地完善,不合理的地方也需要逐步改进! 感谢政府的不懈努力!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99
用户10xxx99 16
2025-07-31 19:56
有本事从自己口贷交180万,整天吹

一真见雪 回复 08-01 12:10
就这180万,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挣不到。只能说这也是国家送的福利。

用户10xxx18
用户10xxx18 14
2025-07-31 19:46
60多万都不是自己交的

fresh999 回复 07-31 20:19
其实归根结底也是国民的钱

老三届流星
老三届流星 11
2025-07-31 19:57
一派胡言。
用户18xxx23
用户18xxx23 9
2025-08-01 00:33
只有实打实的自己掏腰包缴的,才能比较多缴多得!实打实缴的,单位代扣的,国家给缴的,缴费渠道不同,缴费的标准不同,还有核算养老金的方式也不同,比如说地区差别,普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及公务员之间的差别,这能比较多缴多得吗?
用户15xxx80
用户15xxx80 5
2025-08-01 09:46
长缴也好多缴也好都是体制内的游戏,企业养老金差距很大,现在江苏又弄出个职业年薪
云中漫步
云中漫步 4
2025-08-01 11:02
原则没有错,关键是体制内外缴费系数相差可以数倍,这个太不严谨,导致同工龄的人养老金天地之别!
软弱变刚强
软弱变刚强 3
2025-08-01 08:47
支持跟国际接轨退休金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和谐退休年龄可跟国际接轨退休金接轨也不难吧
木头
木头 2
2025-08-01 08:55
最好统一按100%缴,公平公正,消除社会不平等。
用户10xxx44
用户10xxx44 2
2025-08-01 13:11
希望财富、知识、资源′、在岗工资、付出,所有都平均,痴人说梦而已!
盘旋高飞
盘旋高飞 1
2025-08-01 12:37
要是你是个企业边缘人,或临时工,区别对待说得出这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