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火到人民日报!”江西,五个小孩哥利用暑假时间自制了三级水火箭,原材料都是非常普

“火到人民日报!”江西,五个小孩哥利用暑假时间自制了三级水火箭,原材料都是非常普通的物件,白天火箭成功发射,简直太牛了!网友:等离子炮也是江西,雪碧火箭也是江西,江西的物理老师这么卷的吗?

暑假,当大多数孩子的身影被手机屏幕的光亮吞没时,在江西吉安的一片草坪上,几个少年围着一堆看似普通的废品,几个饮料瓶用胶带粘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简陋的三级装置,周围的孩子们满脸期待。

这个用废品改造的“火箭”结构却出奇地精巧,与它朴素的材料形成了鲜明反差。一种混合着紧张与兴奋的气氛,为傍晚的草地增添了强烈的悬念。

“三、二、一,发射!”,那枚汽水瓶火箭“嗖”地窜了出去。这背后没有魔法,只是纯粹的物理学。孩子们事先向第一级瓶体内注入了高压空气和水,发射瞬间,巨大的压力将水猛烈后喷,由此产生的反冲力,就是火箭升空的原始引擎。

就在第一级瓶体燃料耗尽、推力减弱的瞬间,一个精巧的装置被触发,第一级空瓶应声脱落。也正是在这时,一朵小降落伞从分离的箭体中“啪”地弹出,载着空瓶悠然飘向地面。

卸下了包袱的箭体并未停歇,第二级动力瓶无缝接力,继续喷射水流,将火箭推向更高。紧接着,第二级以同样精准的方式分离,并撑开自己的降落伞。

最后,只剩下顶端的第三级,它依靠惯性冲刺到抛物线的最高点,然后也优雅地打开了属于它的降落伞,缓缓归来。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每一个提供动力的瓶子,都配有独立的降落伞回收。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科学手工,而是一次包含了分级推进、逐级减重和安全回收的微型航天工程。

这个小小的“奇迹”背后,是孩子们用双手验证的知识。他们或许讲不出“流体力学”的复杂公式,却在一次次失败和尝试中,掌握了压力、反作用力、减重增效和系统安全的核心。

这种从实践中摸索出的理解,远比课本上的理论来得深刻。他们构建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背后是超越年龄的工程思维。

这种专注和创造力,与那些沉浸在虚拟世界里的同龄人形成了鲜明对比。孩子们脸上洋溢的,是用钱买不到的快乐与成就感。

这一幕也迅速引爆了网络,“等离子炮在江西,雪碧火箭也在江西,江西的物理老师都这么卷吗?” 孩子们的欢呼,是为一个亲手铸就的梦想飞上天空而喝彩。“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在他们身上显得格外生动。

他们选择走出家门,用双手代替滑动,用创造代替围观,展现了一个国家未来最可期的潜力。

信源:人民日报

评论列表

要一一一六
要一一一六 8
2025-08-03 15:29
必须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天驰
天驰 2
2025-08-03 15:54
希望以后他们都能在火箭军里为祖国保家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