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虐猫致4死续:身份曝光,店主上门,工作单位也跟着受牵连
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当虐待幼猫的暴行披上"心情不好"的遮羞布,当文旅局员工身份成为施暴者的保护色,这场人间悲剧已远超道德谴责的范畴——它撕开了某些人性的底裤,更暴露出法律对动物保护的苍白。
8月3日,沈阳某猫咖的监控记录下令人发指的画面:一名白衣女子在明确被告知"未断奶小猫禁止触碰"后,仍强行打开猫笼,对六只幼猫展开长达半小时的虐待。视频中,她将小猫按在桌面暴捶、举过头顶狠摔,甚至抓着幼猫头部猛击,任由猫妈妈炸毛哀鸣。更令人发指的是,施暴后她竟用水清洗小猫血迹,试图掩盖罪行。最终,4只幼猫抢救无效死亡,2只重伤。
店主叶先生连夜赶回时,店铺已成"凶案现场"。这位单亲父亲红着眼眶撕碎户口本父亲页、转移店铺管理权,用最决绝的方式宣告:"这些猫就是我的家人,我要和这个恶魔死磕到底!"而随着事件发酵,涉事女子被曝系某文旅局工作人员,瞬间将该单位卷入舆论漩涡。网友涌入官方账号质问:"这样的人配在文旅局上班?"更有游客戏称"不敢去当地旅游,怕被扭成麻花"。
面对舆论压力,该文旅局负责人虽表示"已关注此事",但直播中突然中断的画面让公众疑虑未消。更讽刺的是,涉事女子竟是猫咖圈"惯犯"——前一天她刚在另一家店试图将小猫"扭成麻花",被店员及时制止。这种跨店流的暴行,折射出监管盲区与法律漏洞的致命伤。
目前我国《动物防疫法》仅规范养殖与运输环节,《反虐待动物法》仍停留在立法讨论阶段。当施暴者以"心情不好"为借口,当单位回应陷入"已关注"的模糊地带,我们不得不追问:对生命的基本尊重,何时能成为不可逾越的法律底线?
值得欣慰的是,叶先生已联合多家猫咖建立"黑名单共享机制",用民间力量筑起防线。但民间自救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当道德谴责无法震慑恶魔,我们期待法律利剑早日出鞘:将虐待动物纳入治安管理处罚范畴,建立动物保护信用档案,让施暴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目前,两只重伤幼猫仍在生死线上挣扎,而涉事女子仅被警方"批评教育"。这场悲剧留给我们的不该只是愤怒,更应是行动的号角——当每一个生命都能被温柔以待,文明社会才算真正有了温度。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如果您喜欢,麻烦请您点击一下“关注”和“点赞”,方便您下次看到更多精彩内容,祝您生活愉快,感谢支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