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不访华,不是他想访就能访的!特朗普公开声称“不会花费19个小时飞往中国,除非中方认输”,再度将访华议题推向舆论焦点。这一表态看似强硬,实则暴露了其在外交策略上的投机心态与现实困境。 如今9.3大阅兵开幕在即,全球的目光都投向北京,特朗普却显得十分尴尬。 因为这场盛会我们没有邀请他,对于一向喜欢吹捧自己,高看自己的懂王,那比扇他一巴掌还要难受。 甚至有媒体调侃,特朗普一直守在白宫电话旁,只为了有一个台阶,就火速坐空军一号飞抵中国。 然而,他想多了,对于特朗普的“条件式访华”,中方态度始终明确:朋友来了有好茶,豺狼来了有猎枪。 中国外交部多次强调,对话需基于相互尊重、停止单边施压,经贸合作更非一方妥协的产物。 近期中美经贸团队的深入交流、商界代表团的频繁互访,以及王毅外长与美方代表的系列会谈,均彰显双方在管控分歧、务实合作上的努力。 中方未主动邀请特朗普,并非拒绝沟通,而是拒绝将访华异化为“认输仪式”——历史早已证明,2017年特朗普访华的成功源于相向而行的诚意,而非单边施压的霸权逻辑。 而特朗普本人更是玩起了小孩脾气,当地时间 8 月 5 日,在接受《CNBC》专访时撂下狠话:“除非中国先认输,否则我不会花 19 个小时飞到中国去参加一场毫无意义的会面。” 这番表态看似强硬,实则暴露了他作为商人总统的利益算计 —— 把访华当作待价而沽的筹码,试图在中美贸易谈判中榨取最大利益。 只可惜他面对的是东大,不是任人宰割的日、韩,我们可不吃这一套。 我们愿意与美国在平等规则下携手合作,共同耕耘财富,但也绝不惧怕对抗任何人强加的不公压力。 所谓的“认输”,不过是某些人沉浸于霸权幻梦中自己臆造出的剧本,在现实世界里从未有过一丝立足的可能。 所以,特朗普先生提出的条件,从根源上便站不住脚。 历史和现实都已表明:中美关系的关键,始终掌控于对话诚意和战略平衡之手。若特朗普仍沉迷于“条件式外交”,其访华幻想终将沦为镜花水月 对此,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