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这波操作,真当中国是“软柿子”? 就在刚刚,巴西突然宣布了! 8月6日巴西突然对中国和埃及的玻璃纤维发起反倾销调查,瞄准的是E型、E-CR型玻璃纤维粗纱产品,这意味着中国每出口一吨玻璃纤维到巴西都可能被额外征税。 巴西的“双标”玩得真溜! 一边数着中国大豆订单的钱,一边对中国企业挥舞贸易大棒,巴西这波操作堪称“商业版农夫与蛇”。玻璃纤维这种工业基础材料,中国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40%,巴西本土企业Owens Corning Fiberglas扛不住竞争,干脆搬出反倾销调查当遮羞布。可现实是,中国玻璃纤维企业早就全球布局,巴西加税?那就从马来西亚、泰国工厂出货,巴西市场占有率不降反升。 贸易战?中国企业早就不吃这套了! 看看福耀玻璃,在马来西亚砸5亿美元建厂,直接带动3000个就业岗位,巴西加税反而逼着中国企业加速海外扩张。更讽刺的是,巴西本土制造业萎靡不振,工业占GDP比重跌到17%,汽车零部件厂倒闭潮一波接一波。自家产业扶不起来,就靠关税保护?这种“温室养花”的策略,最终坑的是巴西消费者——高价买劣质产品,还得替政府短视买单。 大豆依赖中国,却敢背后捅刀? 巴西农业出口38%依赖中国市场,大豆更是70%卖到中国。2024年中国进口巴西大豆280万吨,明年国际大豆价格可能暴跌,巴西外汇储备本就吃紧,这时候还对中国企业搞突袭调查?典型的“吃饭砸锅”!中国真要反制,减少大豆进口就能让巴西农业叫苦连天,但中国没这么做,为什么?因为我们清楚,贸易战没有赢家,但巴西似乎还没学会这个道理。 该不该反制?市场会给出答案 中国玻璃纤维在巴西份额从15%涨到25%,靠的不是关税保护,而是性价比和技术实力。巴西若继续滥用反倾销,最终只会逼走更多外资,让本土产业更加封闭。至于大豆?中国市场从不缺供应商,阿根廷、美国都等着补位。巴西是时候想清楚——到底要短期的贸易保护,还是长期的互利共赢?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