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刚延长关税暂缓期后,中国一天内对加拿大连出三记“重拳” 中美刚在8月12日确认延长关税暂缓期90天,还没等国际舆论缓过神,中国商务部当天就对加拿大甩出三记“组合拳”。这事儿乍一看有点突然,实则背后早有伏笔——加拿大最近在贸易场上的小动作,早就把中国的耐心耗得差不多了。 先说这第一拳,直接砸在加拿大的“命根子”油菜籽上。从8月14日起,加拿大所有油菜籽出口商往中国运货时,都得先按货值的75.8%向海关交保证金。这可不是小数目,要知道加拿大每年对华出口油菜籽能赚几十亿美元,这一记重锤下去,当地农民和出口商估计得连夜开会商量对策。更绝的是,中国去年就启动了反倾销调查,这次初步裁定等于给加拿大敲响警钟:别以为跟着美国起哄就能浑水摸鱼。 第二拳招呼的是卤化丁基橡胶。这种材料虽说不如油菜籽显眼,却是轮胎、医药包装等行业的关键原料。中国商务部这回把加拿大企业分成三六九等,阿郎新科公司交26.2%的保证金,其他公司统一40.5%。这招“精准打击”直接戳中加拿大企业的软肋——要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橡胶消费市场,断了这条财路,加拿大相关产业怕是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第三拳则是对豌豆淀粉启动反倾销调查。这玩意儿听起来不起眼,背后却是加拿大近年来重点开拓的市场。过去几年,加拿大豌豆淀粉靠着低价策略,把中国市场搅得鸡犬不宁,国内不少淀粉厂被逼得减产甚至停产。中国这次出手,既是给国内产业撑腰,也是在警告加拿大:别以为躲在农产品后面就能逃过制裁。 话说回来,加拿大为啥会撞上枪口?这事儿得从去年算起。美国前脚对加拿大加征汽车税,加拿大后脚就把火撒到中国头上,不仅对电动汽车、钢铁和铝加征关税,还在G7会议上跟着美国抹黑中国。更过分的是,加拿大明知道中国多次警告,却硬着头皮把经贸问题政治化,甚至打算对太阳能产品、关键矿产动手。这种“吃饭砸锅”的操作,换谁也忍不了。 更关键的是,加拿大可能低估了中国的反制决心。早在今年3月,中国就对加拿大菜籽油、豌豆等产品加征100%关税,可加拿大愣是没长记性。这回三记重拳下去,加拿大的农业、化工等多个行业都得抖三抖。尤其是油菜籽,75.8%的保证金几乎相当于判了出口死刑——哪个进口商愿意先垫这么大一笔钱? 这三拳打出去,国际社会都看明白了:中国在贸易问题上向来是“先礼后兵”。你跟我讲道理,我自然笑脸相迎;可要是学美国那套极限施压,对不起,中国有的是办法让你疼。加拿大这次算是撞在枪口上了,其他国家要是还想在关税问题上玩火,可得好好掂量掂量后果。 说白了,中国这三记组合拳,既是对加拿大的惩戒,也是给国际社会的一次“示范教学”。在国际贸易里,靠跟风美国、搞小动作占便宜的日子早就过去了。 中国有足够的底气和手段,让任何试图损害自身利益的行为付出代价。这次对加拿大的反制,不过是个开始——毕竟,在维护国家利益这件事上,中国从来就没怕过谁。
这个关税战打到最后,全世界会发现,这事是美中玩了全世界,折腾了半天,中美的关税就
【89评论】【2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