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晤不足24小时之际,特朗普突然发出威胁,普京有去无无回? “如果普京不接受我们的停火提议,将面临非常严重的后果!”特朗普突然发出威胁。 与此同时,美国财政部长正在准备一套"金融核弹",如果谈崩了,就立刻对俄罗斯实施史上最严厉的制裁,包括切断石油、天然气贸易,甚至把俄罗斯银行踢出国际支付系统。 这场会晤还没开始,火药味就已经浓得化不开了。 特朗普一边说"期待和普京友好交流",一边又放狠话威胁,这种"软硬兼施"的手法,明摆着是想在谈判前吓唬俄罗斯,美国提出的所谓"停火条件",其实就是要求俄罗斯从乌克兰完全撤军,相当于让普京自己打自己的脸——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俄罗斯的反应也很干脆,他们的外交部发言人直接发了一段北极熊捕食的视频,配文说:北极的主人不需要别人施舍。 与此同时,俄罗斯海军试射了最新型的高超音速导弹,导弹的飞行轨迹刚好擦着阿拉斯加的防空区边缘——这显然是在秀肌肉。 美国欲将俄罗斯银行踢出SWIFT国际支付系统,然而,欧洲40%的天然气供应仰仗俄罗斯,这一情况使美国的这一考虑面临诸多掣肘。 德国等国担心此举会引发股市震荡,因此可能反对该措施,为此美国拟定了折中方案,仅对部分俄罗斯能源企业实施针对性制裁。 俄罗斯总统普京已对此有所防备,近年来俄罗斯持续减少美元储备,转而增持人民币和黄金,并秘密购入比特币,以降低对美元体系的依赖,确保在制裁下仍能维持国际贸易。 阿拉斯加历史上曾是俄罗斯领土,1867年以720万美元出售给美国,如今该地区部署了可打击莫斯科的导弹,而俄罗斯核潜艇也在附近海域活动,双方选择在此会晤,暗含战略博弈的意味。 更有趣的是,阿拉斯加的原住民因纽特人站出来抗议,说"我们不是大国博弈的棋子",他们的亲戚有些就住在俄罗斯那边,这场面简直像在提醒美俄:老百姓可不想被拖进冷战2.0。 特朗普这招"谈判前极限施压",放在20世纪可能还行得通,但现在时代变了,俄罗斯早就做好了应对制裁的准备,比如用人民币结算石油贸易、用加密货币绕过美元体系,更关键的是,欧洲根本承受不起和俄罗斯彻底翻脸的代价——冬天谁来供暖? 普京这次明显底气更足了,北溪-2天然气管道即将投入运营,欧洲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将进一步加深,而俄罗斯的高超音速导弹目前仍是美国无法拦截的威胁,此外,数字货币的兴起削弱了金融制裁的效果,使得美国所谓的"核选项"制裁如今显得力不从心。 这次会晤选在阿拉斯加,象征意义很强,北极正在成为新的战略要地,因为冰川融化后会出现新的航道和资源,美俄在这里较量,其实是在争夺未来世界的话语权。 但问题是,特朗普还在用老一套的"威胁+制裁",而普京已经在布局数字货币、能源控制和军事科技的新棋局,这场博弈,谁更胜一筹?答案可能很快就会揭晓。
会晤不足24小时之际,特朗普突然发出威胁,普京有去无无回? “如果普京不接受我
物规硬核
2025-08-14 16:20:03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