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特会倒计时24小时:俄军猛攻18公里,泽连斯基口硬手松 只剩24小时,乌克兰的

浅瞳 2025-08-14 18:23:51

普特会倒计时24小时:俄军猛攻18公里,泽连斯基口硬手松 只剩24小时,乌克兰的这场仗,已经打到“纸皮防线”阶段了。说句不好听的,前线的兵可能比守着粮仓的老鼠还少,俄军第132旅这次的推进,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这支部队在克拉马托尔斯克方向一口气突进18公里,直接出现在这座关键要塞的后方。18公里是什么概念?在俄乌这种密集防御战里,相当于别人下象棋还在磨炮位,你直接飞马跳进他老窝。更离谱的是,这一路上几乎没遇到成建制的乌军抵抗,别说一个师,连一个营的防御阵型都没摸到。 为什么会空成这样?因为红军城那边已经成了锅底,基辅不得不把能调的部队全扔进去补洞,其他地方自然空虚。就像你家厨房着火了,你把全家的水桶都搬过去,客厅有人进门你也顾不上。 更关键的是,乌军完全没提前察觉。要知道,这三年来,乌克兰最大的底气就是北约的情报网络,俄军在前线一挪窝,哪怕是个旅长换宿舍,他们都能第一时间知道,甚至能精确到“几点几分在哪个帐篷”。副司令古德科夫在库尔斯克前线指挥部开会,乌军能直接打到屋里,这就是情报链的威力。可这回,第132旅从捷尔任斯克调到红军城北,乌军像瞎了一样,完全没反应。这不是偶然,说明情报链出问题了,要么是外部供给减少,要么是传到手里的情报被人为降了级。 与此同时,库皮扬斯克方向的压力也在加大。俄军在北线维持正面进攻的同时,从西侧绕到索博列夫卡。那片地形有大片森林,乌军还靠着这道天然屏障撑着。但问题是,俄军已经逼近R07公路,一旦这条线断了,整个库皮扬斯克的补给就像被掐了脖子,不出几天就会干瘪。 这些动作还不是俄军的全力。手里还有第五十一集团军没动,这支部队是原顿涅茨克第一军改编的,6个摩步旅全是钢筋水泥里打出来的硬骨头。阿夫迪夫卡、马林卡、奥切列季涅、库拉霍沃、捷尔任斯克这些名字,背后都有他们的战功记录。更重要的是,这帮人是顿涅茨克本地的老兵,跟乌军干了多年,熟悉地形、战术狠辣,还特别有“复仇心”。 俄军还有第21、30摩步旅都在休整,等到窗口一开,三股部队一起投入,乌克兰的防线可能瞬间全线失效。这就像拳击比赛里,对手一边跟你打试探拳,一边攒着主力拳头,等你喘不过气再给你一记重击。 泽连斯基的态度变化,也是在这种压力下发生的。 先是和欧盟领导人通话时,松口说可以进行领土谈判——这在乌克兰国内政治上,几乎是红线。紧接着口风急转,对特朗普和普京喊话,说必须让乌克兰加入会谈,还放狠话:“如果被迫离开顿巴斯,我们就挑起第三次战争。” 这话听上去很硬,但实际上是外强中干。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就在他放狠话的同时,下令允许22岁以下的男性离开乌克兰。要知道,从2022年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一直维持全民参战的高压模式,连学生都被堵在边境不让走。你突然放开年轻人出境,这是明显的“松手”信号。嘴上说不投降,政策已经开始往停火过渡。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情绪,而是基辅当局对现状的判断:再这样硬撑下去,不仅战线守不住,国内的社会结构也要崩。毕竟三年高压征兵,人口流失、经济停摆、社会情绪积压到极限,连欧美的援助也开始变得拖拖拉拉。 还有一个微妙点是时间。 美俄总统会谈就在24小时后举行,这时候战场局势对乌克兰极其不利。俄军如果再推进一两处,比如彻底切断R07公路,或者在红军城方向合拢包围圈,那乌克兰在谈判桌上的筹码,就只剩下一个“签字的权利”。 从俄方角度,这波时间卡得很准——在谈判前让战果最大化,就能在桌上拿更多利益。而泽连斯基也清楚,如果在会谈前丢掉大块阵地,那他连讨价还价的机会都没了。 所以这两天的军事和政治动作,看似是各打各的,实际上是在同一盘棋里对冲。俄军在战场上压迫,泽连斯基在政治上放风、试探,为的就是争取最后的谈判空间。 但说到底,解脱这件事,对普通乌克兰人来说,可能已经和“胜利”没什么关系了。三年战火,年轻人不是死在前线,就是逃在边境,城市的工厂停工,乡村的地荒着没人种。即便停火,顿巴斯那片土地可能也回不来了,可至少可以不用每天担心导弹落在家门口。 这就是最现实的残酷——战争的终点,不一定是双方的胜负分明,更可能是某一方撑不下去,或者双方都撑不下去。而现在的乌克兰,显然已经到了这个拐点。 等普特会的钟声敲响,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可能是历史书的定稿。至于这份定稿是用谈判桌上的签字写下的,还是用战场上的失地刻下的,只剩下不到一天的时间来决定了。 参考文献: 俄军在红军城北部狂飙18公里 战术革新改变战局 中华网

0 阅读:1
浅瞳

浅瞳

关注我,一起来关注娱乐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