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肯定没想到,就算他很强硬,和国家起了冲突,受影响最大的既不是他自己,也不是李氏集团,而是他的两个儿子。他这两个儿子,一个掌管盈科集团,一个掌管长江实业集团。以后他们在香港要做生意,还是得依赖国家。《大公报》都已经三次点名批评了,李氏集团以后在香港的发展还能顺利吗? 在香港商界,李嘉诚家族的举动总能搅动风云,这次长和集团出售港口的事,更是牵扯到国家利益,让人捏一把汗。谁能想到,一笔商业交易竟可能让两个儿子掌管的集团陷入被动? 长和集团作为香港大企业,业务遍布全球港口。今年3月4日,公司宣布拟以228亿美元的价格,将分布在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权益出售给美国贝莱德领头的财团。这些港口中,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战略位置,这种地方对国际贸易至关重要。当下中美关系复杂,美国总想在贸易上占便宜,长和的决定一出,就让人觉得不合时宜。 国家很快就注意到了。3月28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反垄断审查,明确要依法评估交易是否影响市场公平。这不是小事,因为这些港口虽不在内地,但交易可能波及中国企业的航运利益。总局强调,任何商业行为都得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大局。 香港媒体也没闲着。《大公报》从3月13日起,连续三天发文批评长和集团,指出出售港口是唯利是图,忽略民族大义。文章直言,这种交易助长美国霸权,损害中国供应链。港澳办转发这些评论,显示官方态度明确,企业不能只顾赚钱,得讲政治站位。 长和起初没退步。4月16日,有报道说公司计划把资产拆分成美洲和欧亚两部分推进,试图避开审查。但总局4月27日再度表态,警告各方不得以任何方式规避,未获批准就推进,将承担法律责任。这下交易卡住了,原定4月2日的巴拿马部分签约也没成。 冲突升级,李嘉诚家族整体受波及。他两个儿子,李泽钜管长江实业,主要做地产和基建;李泽楷管盈科集团,专注电信和媒体。这些业务在香港扎根深,但离不开内地支持。比如,长江实业项目常需内地材料和资金,盈科的网络扩展也靠跨境合作。 《大公报》的三次点名,让李氏集团声誉下滑。批评直指长和助美压中,儿子们的企业虽独立,但家族标签抹不去。香港企业发展,本就嵌入国家战略,依赖政策倾斜和市场准入。一旦舆论压力大,合作伙伴可能观望,项目推进就难了。 到7月,长和调整策略,寻求引入内地投资者加入财团,试图化解矛盾。独家谈判期7月25日临近结束,公司承认短期完成无望。商务部也多次表态,维护市场秩序。 8月14日,长和最新消息,交易需时更长,2025年不会完成。这说明,国家审查起作用,企业得服从大局。 李嘉诚强硬推进,却没想到儿子们受影响最大。他们在香港做生意,离不开国家支持。《大公报》三次批评,已敲响警钟。李氏集团未来发展,能否顺利,就看怎么处理与国家的关系。 香港作为祖国一部分,企业要爱国爱港。长和事件提醒大家,商业决策得顾全大局,避免小家子气。儿子们的集团若想稳健,得加强与内地融合,推动业务服务国家战略。 整个事反映出,在中美博弈下,中国企业得站稳脚跟。长和最终延期交易,显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这对香港商界是教训,以后发展还得靠祖国强大。
李嘉诚肯定没想到,就算他很强硬,和国家起了冲突,受影响最大的既不是他自己,也不是
虎虎聊娱乐
2025-08-17 17:19:27
0
阅读:624
人皇邑
还在炒李嘉诚的热度呢[哭笑不得]过时了
李均
犹太人养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