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我国决定公开原子弹爆炸的照片,孟昭瑞拿了4张照片给周总理审阅。周总理:把蘑菇云下方的地面部分裁掉,再刊登。周总理为何要这样指示?有什么深意? 周恩来1898年生在江苏淮安,早年去法国和德国留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过多项革命工作。1949年后当上国务院总理,管着外交、科技和国防这些大事。从1956年起,他主持中央专委会,负责核武器项目的资源调配和进度把控。1958年,他开会指定聂荣臻管日常,还亲自批关键报告。周恩来去基地视察过好几次,检查设备和安全,确保项目在缺钱缺料的情况下往前推。1964年第一次试验成功后,他组织庆祝,但一直强调保密。周恩来这种作风,直接影响了核事业的稳扎稳打。 孟昭瑞1925年生在河北,早年进人民解放军干摄影,记录过不少军事事件。1940年代,他跟着部队拍战场和领导人活动。1950年代调到新华社,专攻国防报道。1964年,他去罗布泊基地,用胶片相机拍爆炸瞬间,换了好几次底片保证清楚。他参加了多次试验摄影,扛着设备过沙漠,固定位置等信号。孟昭瑞的照片成了历史资料,他还珍藏着周恩来的批件。这些工作让他见证了核试验的全过程。 邓稼先1924年生在安徽,1945年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后来去美国普渡大学拿博士,1950年就回国了。回国后进中国科学院,搞核物理研究。1958年当上核武器研究所负责人,带团队设计原子弹结构。在青海基地,他设实验室,组织工程师画图纸,测材料强度。他操作计算仪器,校对数据,推动模型建好。1964年试验前,他检查装置,确认引爆系统稳。邓稼先的贡献,让中国核武器从纸上谈兵变成现实。 钱三强1913年生在浙江绍兴,1932年进清华大学物理系,1937年去法国巴黎大学深造,师从居里夫妇,1940年拿博士。1948年回国,组建原子核研究所,买设备建实验室。1950年代,他联系海外学者,安排接回专家。钱三强管铀矿勘探,指导提取纯化,推动反应堆建设。在会议上,他演示实验结果,协调部门合作,确保基础牢。这些努力,为核事业打下根基。 1966年秋季,中国要公开前三次核试验照片,配合纪录片上映。新华社提出要求,国防科委副主任罗舜初递报告,列出照片清单求批。孟昭瑞带四张底片去中南海,这些照片拍的是1964年塔爆、1965年空投和1966年热核试验,都有蘑菇云和地面尘土。周恩来仔细看底片,反复比对细节。下指示同意发表,但必须裁蘑菇云下方地面。解释是,如果地面露出来,国外专家能通过地表特征判断地点,还能测云到地面的距离,算出爆炸高度和当量。这会泄露机密,影响战略。孟昭瑞记录指示,回新华社剪底片,只剩云柱。10月1日照片登报,无地面痕迹。周恩来这步,维护了安全,展示了实力又不露底牌。 这个决定源于国际压力大,中国核研究从1950年代起步,就面对封锁。苏联先帮,后撤专家,说中国30年造不出。美国用军事遏制。科学家靠自力更生,用算盘算数据,指出苏联计算错。1964年成功后,宣传要谨慎。周恩来管核项目多年,知道保密关键,避免敌人获取情报。这种思路,让中国在核领域站稳脚跟,不被算计。 照片发表后,核项目继续推进。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空爆,邓稼先团队在戈壁建平台,装仪器,调投弹路径。产量3.3兆吨,工程师记数据,确认稳定。从1964到1996年,中国做了45次核试验,包括地下和大气爆,提升导弹技术。基地扩建,加防护,科学家监辐射。1980年代,转向和平利用,减试验频率。1996年最后一次后,维护库存。这些进步,巩固国防。 周恩来继续主持,直至1976年1月8日去世,享年78岁。他生前批报告,推动现代化。邓稼先坚持研究,1986年7月29日因病离世,享年62岁,早年指导计算。钱三强退休后,1992年6月28日去世,享年79岁,早年协调资源。孟昭瑞继续摄影,记录事件,至2019年逝世,享年94岁。他拍多项活动。这些成就,确保中国安全发展。
此人军衔不好评,元帅、大将都可能,他说:苏联同职务是元帅“1955年3月15日
【4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