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北方稀土后市趋势更为丰富的看法:
北方稀土的后市趋势确实充满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总体而言,短期面临着一些调整压力,而从中长期视角审视,在政策扶持、市场需求等诸多积极因素的有力支撑下,依然蕴藏着较为可观的上涨潜力。以下是更为详尽的具体分析:
短期趋势
• 技术形态显压力:8月26日北方稀土的股价呈现出大幅下挫的态势,K线收出了典型的“大阴孕线”技术形态。可以看到,前一交易日的阳线实体完全被26日的大阴线所包裹,这种形态往往是一种短期趋势反转的信号,充分表明当前市场中的空头力量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使得北方稀土的短期股价走势承压非常明显,给短期投资情绪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 获利回吐需求大:从7月10日至8月25日这段时间,北方稀土的股价涨幅惊人地超过了95%。如此巨大的短期涨幅,使得市场中积累了大量的获利盘。在这种情况下,获利盘为了落袋为安,往往会选择在短期内抛售股票,从而引发股价的回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北方稀土在短期内确实存在着较强的回调需求。
• 资金流入有支撑: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近5日内北方稀土的资金流入情况较为乐观,流入资金量远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5日共流入186,877.42万元。这一数据清晰地显示出,仍然有相当一部分资金对北方稀土的短期走势持有较为积极的态度,可能是有新的投资者看好其短期的反弹机会,或者是主力资金在进行一定程度的护盘或调仓操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北方稀土的短期股价提供了一些支撑。
中长期趋势
• 政策加持稳地位:
◦ 龙头优势更突出:国家对稀土开采实施了严格的总量控制政策,并且将进口稀土矿也纳入了调控体系。这一举措通过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将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资质进一步集中到了少数大型国企手中。北方稀土作为全球最大的轻稀土冶炼分离企业,早在2024年其轻稀土开采配额占全国的比例就已经高达75.2%,冶炼分离配额占比达66.9%。随着政策的持续推进,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挤压,北方稀土有望通过行业整合或者自然出清等方式,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其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也将更加稳固。
◦ 配额增长有保障:尽管2025年稀土开采的具体指标尚未完全公开,但据行业分析,2025年全年稀土开采配额总量预计在27-28万吨,同比增速在5%-10%,其中轻稀土配额增长预计为10%。北方稀土作为轻稀土配额的最大持有者,无疑将直接从这部分增量中受益,为公司未来产销量的提升和营收增长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依据,也让市场对其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
◦ 行业壁垒再提高:政策将行业准入、指标分配、产品追溯等核心环节的管理权限收归中央,这实质上是为北方稀土等现有龙头企业构建了极高的政策壁垒。这种壁垒的加固,不仅能够保障北方稀土长期的盈利能力,还会使其在资本市场上的稀缺性和战略价值得到重估,有望推动其估值从周期性资源股向具备特许经营权的高品质资产转变。
• 需求旺盛促增长:在当今时代,新能源汽车、风电、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而这些领域对于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呈现出了极为明显的大幅增长趋势。特别是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兴起,更是为稀土永磁材料市场打开了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单台机器人就需要2-4公斤的高性能磁材。可以预见,随着未来人形机器人实现百万台、千万台的量产,必将为稀土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从更广泛的层面来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持续扩张、风电装机规模的不断增加以及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都使得北方稀土作为稀土永磁材料的主要供应商,面临着一个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 行业前景被看好:国泰海通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暂行办法》落地后,稀土冶炼分离供给端的约束将实质性显现。这将使得行业的供需关系进一步得到优化,冶炼资产重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进而继续催化稀土板块行情。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全球新能源产业对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而供给端在政策的严格管控下将保持刚性,这种供需紧平衡的格局有望推动稀土价格在中长期持续走强,为北方稀土的业绩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