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曾任邓小平警卫员的马林准备结婚,可未来岳母却提出要马林拿出百万聘金,

山河蕴含力量 2025-08-29 18:15:12

1996年,曾任邓小平警卫员的马林准备结婚,可未来岳母却提出要马林拿出百万聘金,随后,事情的发展开始脱离他的预料。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马林第一次见到赖敏英,完全没想到眼前这个开着黑色公爵王轿车、急得快要哭出来的台湾姑娘,将来会成为他的妻子。 那是1992年的上海,赖敏英刚从台湾来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深造不久,一次在虹桥路的交通事故让她手足无措。车子引擎盖上凹了个大洞,一群人围着她看热闹,她吓得不知道该怎么办。 正好马林去长宁交警大队找战友,看到这场景就主动上前帮忙。他检查了车辆损坏情况,耐心告诉她处理流程,还陪她做完了笔录。 马林当时已经从中央警卫团转业来上海,曾经在邓小平身边做过两年警卫工作,但他从来没拿这段经历炫耀,赖敏英当时也没看出这个热心肠的男人有什么特别。 赖敏英为了感谢马林,约他在扬子江大酒店吃饭。马林很重视这次邀请,特意带上朋友,穿了整洁的衣服赴约。没想到见到面后,赖敏英突然改变主意,说想吃肯德基。 马林心里有点不舒服,但还是跟着去了中山公园的肯德基店。店里人很多,赖敏英吃得开心,马林却默默付了55元的餐费,这相当于他当时两天的收入。 这次见面让马林觉得台湾人好像有点小气,但他也注意到赖敏英单纯直率的性格,两人开始慢慢交往。 赖敏英在上海没什么朋友,遇到麻烦第一个就找马林。有一次她在南京路丢了钱包,马林立刻赶过来帮她寻找。还有一次马林生病发烧,赖敏英知道后专门从浦东请来医生为他治疗。 关系越来越亲密后,赖敏英有一次去马林宿舍,翻看他的相册时看到一张照片:一位老人坐在中间,周围都是年轻人。 她好奇地问“这是你爸爸吗?”结果引得屋里的人大笑不止。马林这才解释,照片中的老人是邓小平,自己曾经是他的警卫员。 1995年,赖敏英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为了爱情选择留在上海。恋爱几年后,他们决定结婚,于是有了1996年那次改变两人关系的订婚宴。 那天在上海的一家酒店,双方父母都到场了。赖敏英的父母特地从台湾飞来,马林的父母也从安徽老家赶来。 宴会开始还算融洽,直到赖敏英的母亲严肃地提出:“按台湾风俗,嫁女儿要聘金,我们也不多要,一百万人民币。” 空气一下子凝固了,马林的父亲是医院院长,母亲是老师,听到这个数字简直不敢相信。马林自己也懵了,1996年的一百万对他来说是天文数字,他做生意刚起步,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 就在马林觉得婚事可能要黄的时候,转机出现了。赖敏英的父亲私下找到马林和家人,坦诚地解释说:“其实只要两个孩子真正恩爱,结婚以后相互扶持,这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他们要聘金主要是想考验男方的诚意,也是台湾传统的一种形式,表示对女儿的重视。实际上,台湾嫁女儿往往会带去超过聘金的嫁妆,以示对女儿的关爱。 最终,马林家凑了九万元放在红盘子里作为聘金。更有意思的是,订婚仪式结束后当晚,赖敏英就把这九万元悄悄塞回了马林口袋,说:“我爸妈说了,这钱你留着做生意。” 1997年11月18日,马林和赖敏英在西郊宾馆举行了婚礼。马林特意选这个地方,因为这里是他曾经警卫邓小平同志的地方,对他有特殊意义。 婚后的生活并非没有摩擦,两人成长背景差异很大,赖敏英出生在台湾苗栗县一个富裕商人家庭,自幼喜爱书画艺术,是个有点任性的富家女子。 马林则是安徽农村出身,十七岁入伍,在部队锻炼多年,养成典型的军人作风。 这些差异在生活中时常显现,马林喜欢不商量就买东西,特别是电视、电脑和摄像机。 他四五年前买过一台等离子电视,辛辛苦苦搬回家,赖敏英却连看都不看,因为她觉得没有尊重她的意见。他们家电脑有四五台,照相机也有四五台,摄像机好几部,都比家里人口多。 马林说话看电视都喜欢大声,这是部队养成的习惯。赖敏英却不喜欢大声,电视音量只允许开到七八格。 马林笑着说:“她不在家的时候,我电视音量至少开到二十五、二十六以上。”但后来连女儿也站在妈妈一边,一听爸爸开大声就跑去关小。 尽管有这些差异,两人却慢慢学会了包容。马林感激赖敏英在朋友和家人面前总是维护他,赖敏英也渐渐理解马林的爱体现在行动上而非言语上。 他虽然说不出口温柔的爱语,却会用实际行动为家庭付出。 他们在上海买了房安了家,还有了两个孩子。赖敏英作为《投资中国》杂志社的驻上海代表,经常向台湾读者介绍大陆经济发展情况。 他们还在上海经营三家公司,包括艺术品公司、房地产公司和投资咨询公司。 爱情确实可以跨越海峡、跨越背景差异。重要的不是外表上的匹配,而是内心是否愿意彼此理解、相互妥协。 当年那百万聘金的风波,反而成了他们婚姻的第一个考验,让他们更坚定地走在了一起。 信息来源: 央视网台湾富家女爱上“兵哥哥”:赖敏英与马林

0 阅读:221

猜你喜欢

山河蕴含力量

山河蕴含力量

不愿面对现实的奶茶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