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4岁的肖思远英勇牺牲,母亲为他整理遗物时,发现一张漂亮女生的照片,她愣了声,看着照片抽泣道:“好姑娘,别等了,好好过以后的生活。谁料一年后,那位女生竟在他的墓碑旁放下了一颗鹅卵石,上面的字触动了众多网友的心弦,令人潸然泪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这个铁骨铮铮的河南小伙,出生于1996年,是家里寄予厚望的长子长孙。他的名字“思远”取自诗经《载驰》,寓意深远,似乎早就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小时候家里特别困难,姑姑得了白血病,掏空了所有积蓄,后来爷爷又瘫痪在床,让这个家雪上加霜。 别看肖思远年纪小,他特别懂事,经常跟着父母下地干活,浇水、打药、除草样样都行。 2008年汶川地震时,才12岁的肖思远看到电视里解放军抢险救灾的画面,眼里闪着光对他爸说:“爸,我想当兵!”就是这个梦想,支撑着他一路努力。 读职专时他想报名参军,被班主任劝住了,老师建议他先上大学学点本领,这样才能更好地报效国家。 肖思远听了劝,考上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在大学里一边读书一边打工赚学费,在食堂打过工,也做过婚庆摄像,没想到这段经历后来在部队派上了大用场。 2016年9月,肖思圆了军旅梦,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他驻守的喀喇昆仑山脉环境特别艰苦,每年有10个月都是冰天雪地,紫外线强得厉害,空气中氧气含量还不到平原的一半。 但肖思远从来不说苦,每次给家里打电话都乐呵呵的,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我好着呢”。 在部队里,肖思远表现非常出色。他带的班是全连的“尖刀班”,自己还被评为“优秀学员”。 连队缺教练员,他两周就编出22份教案;新兵不适应环境,他给大家做家乡菜;天寒地冻,他亲手缝制棉门帘给大家御寒。这个阳光暖心的大男孩,心里装的都是别人。 肖思远对家人特别好。每个月发工资,他只留一点生活费,剩下的全寄回家。爸爸的手机、妈妈的衣服护肤品、奶奶的零花钱,都是他买的。 2019年他还用攒下的钱给爸爸买了辆代步车,最让妈妈感动的是那年母亲节,肖思远送给她一盒玫瑰,还用子弹壳拼出“520”的字样,妈妈一开始不懂什么意思,听儿子解释后感动得不得了。 2020年春节,肖思远回家探亲,碰上了疫情。他主动在村里当志愿者,冒着风雪连续执勤六天。 4月份归队前,他给爸爸转了钱,还给妈妈发了母亲节红包。谁能想到,这竟是最后一次联系。 6月15日,外军公然违背共识,越线挑衅。团长祁发宝带着几名官兵前出交涉,却遭到对方蓄谋暴力攻击。 肖思远本来负责摄像取证,突围后他明明可以安全离开,但却毅然返回营救战友,用自己的身体为战友挡石头和棍棒,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牺牲时,他棉衣都被撕破了,还保持着战斗的姿势。 处理后事时,爸爸发现肖思远两张银行卡加起来只有224元余额,这个坚强的父亲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儿子几乎把一切都给了家,给了国。 妈妈整理遗物时,发现儿子钱包里珍藏着一张漂亮女孩的照片。牺牲那天,肖思远还憧憬过未来:“她支持我在部队长干,我想娶她,给她做一辈子的菜……” 妈妈摸着照片泪流满面,她甚至不知道女孩的名字,只能隔空送上祝福。 肖思远牺牲后,被中央军委追记一等功。2021年11月,他被评为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在新藏线上,一座名为“思远桥”的桥梁建成启用,永远纪念这位英雄。 更让人感动的是,肖思远的弟弟肖荣基接过哥哥的枪,也成为了一名军人。送弟弟入伍那天,妈妈含泪却骄傲地说:“两个儿子都是我的骄傲!” 肖荣基把哥哥的照片放在左胸口袋贴心的位置,目光坚定:“我也愿成为祖国的界碑。” 那个姑娘后来真的来了烈士陵园,她在肖思远墓碑前轻轻放下一颗鹅卵石,石头上刻着字。具体写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相信一定是表达最深切的怀念和最崇高的敬意。 想想真是让人心疼又敬佩,肖思远用24年的人生诠释了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对父母,他是孝顺的好儿子;对战友,他是可以托付生命的好兄弟;对祖国,他是寸土不让的忠诚卫士。 就是千千万万像肖思远这样的军人,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守护着我们的安宁日子。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肖思远牺牲时那么年轻,还没来得及好好谈恋爱,没来得及好好孝敬父母,但他把最宝贵的生命献给了最深爱的祖国。 每一个向死而生的生命都值得被铭记,每一种视死如归的精神都值得被仰望。 肖思远虽然离开了,但他的精神永远留在喀喇昆仑的山巅,留在祖国的大地上,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让我们记住这位可爱的战士,记住所有为祖国奉献牺牲的英雄们。 信息来源: 齐鲁壹点—边境冲突牺牲烈士肖思远母亲:儿子女友或不知情,想告诉她别等了
我们小区一个大姐,这两天在家气得哭……她全职带娃13年,眼看二胎儿子也要上初中了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