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最终还是癫了!涉案 27 亿多的前副行长仅坐9年牢、罚9万就出狱,转头穿十年前工装当网红且一周涨粉 2 万,27 亿窟窿换得如此轻罚,出狱还能靠 “特殊身份” 吸粉,这哪是人生反转,更像场没逻辑的闹剧!最后平台出手了,大快人心。 2025 年这刚入秋,网上就出了个让人跌破眼镜的事 —— 有个叫肖野的,自称是以前某支行的副行长,出狱没几天就开了社交账号,天天穿着跟当年上班差不多的工装拍视频,嘴里叨叨着自己入狱前的那些事儿。 您猜怎么着?短短一周,粉丝跟坐火箭似的,一下就涨了 2 万多! 这事儿一出来,网友们都炸了锅,纷纷吐槽:“这世界是真没谱了,犯了这么大错的人,居然还能靠这个吸粉?” 先说说肖野这人的底细,裁判文书网上写得明明白白,可不是瞎编。他 1983 年出生,大学毕业就进了某银行,从最基层的客户经理一步步往上爬,后来当了理财部门经理、见习行长助理,到 2014 年底,更是坐上了分管个人理财业务的副行长宝座。 按说这饭碗端得稳稳的,前途一片光明,可他偏要往歪路上走,真是 “人心不足蛇吞象”。 他当年的顶头上司张某,那才叫一个胆大包天。为了把业绩搞上去,张颖就用高利息当诱饵,吸引老百姓来存钱。 一开始,多给的那点利息她还能扛得住,可窟窿越捅越大,到最后根本填不上了。 这时候正常人都该慌了,可张颖倒好,直接没了底线,接着用高息骗钱,让 147 个老百姓签了假的理财产品购买协议或者转让协议,把人家的血汗钱全都转到自己控制的私人账户里,涉案金额足足有 上亿余元!这可不是小数目,多少家庭的养老钱、救命钱,就这么打了水漂。 后面事情涉及隐私,不大方便讲,读着可自行脑补。 2017 年 4 月 13 日,张某被警察带走,可就在事发前一天,也就是 4 月 12 日,张某和肖野听说要被调查,居然指使员工连夜销毁资料证据。 这行为,简直是 “错上加错,自掘坟墓”,一点悔意都没有。 最后法院判了,一审的时候,张某被判了无期徒刑,肖野判了十年有期徒刑。 更让人觉得离谱的是,肖野出狱后,不光不觉得自己犯了错丢人,反而把这段犯罪经历当成了 “吸粉神器”。他穿着跟以前上班时差不多的工装,在视频里大说特说当年的事儿,还搞出 “重获自由后前银行行长的人生重启” 这种噱头,甚至拍了 “重获自由 100 天记录” 的视频。 用现在话讲,这就是把黑历史包装成励志故事,想靠这个在网上火一把,赚流量钱,真是想钱想疯了! 好在抖音平台还算拎得清,8 月 26 日的时候,“抖音黑板报” 发了文,说经过核查,肖野这账号发的内容,是靠犯罪经历博眼球,违反了《抖音社区自律公约》,已经把他的账号禁言了,现在点进去看,不光关注不了,之前发的视频也全下架了。 这波操作,总算是没让这股歪风邪气继续蔓延,也算是 “大快人心”。 可咱得琢磨琢磨,为啥会出这种事? 不少人就爱凑这种 “有故事” 的热闹,觉得像肖野这种 “有前科” 的人,说话 “敢说真话”,其实根本没想想,他当年坑了多少老百姓。这种猎奇心理,就给了肖野这种人可乘之机。 再就是,一些人眼里只盯着流量,只要能吸引眼球,不管内容好不好,都放任不管,甚至还推一把。 就像之前那个叫周某的,因为偷电动车火了,出狱后居然有 30 多家网红公司抢着要签他,还开出几百万的高价,这不是 “本末倒置” ! 老百姓都知道,犯了错就得受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法律之所以惩罚罪犯,不光是为了让他们认错,更是为了警告其他人别学坏。可现在倒好,有些刑满释放的人,把自己的犯罪经历当成 “卖点”,到处宣扬,这不是把犯罪的危害性给淡化了吗? 也让法律的威严打了折扣。更可怕的是,要是让孩子们看到了,还以为 “犯了错也没啥,说不定还能出名”,那不是把孩子都带歪了? 刑满释放的人想好好过日子,重新回到社会,这没问题,咱也支持。 可你得走正道啊,靠自己的手艺、靠踏实干活赚钱,那才叫真本事。比如有的刑满释放人员,在网上分享自己学手艺的过程,或者讲自己创业的经历,靠这个获得大家的认可,这才是该提倡的。 不管到啥时候,犯法经历都不能当成 “流量密码”。咱老百姓也得清醒点,别跟着瞎起哄,不然这种没谱的闹剧,还得一件接一件地出。 信息来源: 杭州网 2025-8-27 落马银行副行长 肖某出狱后当
这世界最终还是癫了!涉案27亿多的前副行长仅坐9年牢、罚9万就出狱,转头穿十
豌豆大说法
2025-08-30 11:31:39
0
阅读:269
用户10xxx81
27亿,估计考敬了26亿[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