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统李在明,可真是结结实实给全世界演了一出“什么叫韩国政治”! 2023 年夏天,首尔国会大厦前的帐篷里,李在明瘦得脱了形,颧骨高高凸起,连说话都带着气音。这位当时的在野党领袖已经绝食 19 天,只为抗议日本核污水排海,以及尹锡悦政府对日本的 “软弱妥协”。他躺在行军床上,面前的标语写着 “守护国民健康,拒绝核污染水”,每隔几分钟就有支持者隔着围栏喊口号,有人举着他年轻时参加反日游行的照片,称他是 “韩国的脊梁”。 那会儿谁能想到,两年后的东京首相官邸里,同样是这张脸,却对着日本首相石破茂笑得灿烂,两人握手的照片登上日韩报纸头版,旁边的联合文件里写满了 “战略沟通”、“产业协作” 这类热词。 更让人咋舌的是他对历史问题的态度转弯。当在野党时,李在明骂尹锡悦政府承认 2015 年 “慰安妇” 协议是 “卖国行为”,说那是 “用受害者的痛苦换外交苟安”。可今年 8 月接受《读卖新闻》采访时,他却话锋一转:“国家间的承诺不能推翻,我们要向前看。” 这话一出,韩国网民炸了锅,有人翻出他绝食时的视频对比,嘲讽说 “当年绝食掉的肉,现在靠吃回头草长回来了”。但李在明有自己的解释,他在国会答辩时说:“在野党是监督者,要敢于斗争;执政党是掌舵者,得懂得包容。” 合着以前绝食抗议是演给选民看的行为艺术? 此外,李在明的“演技”可不止对日本。竞选时他张口闭口“中国是重要伙伴”,承诺修复中韩关系;上台后转头就飞华盛顿,在智库演讲中撕了“安美经中”的老剧本,宣布韩国“不能再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必须紧跟美国政策框架。更绝的是他访美时玩的两面手法:这边和美国签了3500亿美元投资大单,买波音飞机、给美国造船厂输血,那边又悄悄派特使团带着亲笔信访华,嘴上喊着“推动中韩关系重回正轨”。这种变脸速度,放川剧舞台上都算得“老艺术家”。 要说李在明为啥这么拼?这背后的门道,其实就是韩国政治的生存法则。现阶段,韩国经济正卡在十字路口,半导体出口下滑,新能源产业急需技术突破。日本手里的氢能技术、人工智能专利,正是韩国企业馋得流口水的东西。会谈后发表的联合文件里,光氢能源合作就列了 8 条,从技术共享到基础设施共建,条条都戳中韩国的痛点。 更现实的是美国的压力,尹锡悦时期搞起来的美日韩安全框架,特朗普上台后催着要深化,李在明刚当选,美国驻韩大使就找上门,明着说 “别给三国合作拆台”。他心里清楚,韩国夹在中美之间,北边还有朝鲜的导弹威胁,得罪美国没好果子吃,拉上日本搞安全协作,多少能给韩国加层保险。 可政治账好算,民心账难平。当年跟着他喊反日口号的民众,现在觉得被泼了冷水。釜山的渔民还记得,2023 年李在明绝食时,他们捐了整整三卡车的海鲜,说 “要让李代表有力气抗争”;如今看到总统和日本首相碰杯,有人把那些海鲜的照片发到网上,配文 “喂了白眼狼”。更尴尬的是共同民主党内的老战友,当年跟着他批尹锡悦 “亲日” 的议员们,现在要么闭麦要么硬着头皮圆场,有位议员在采访里支支吾吾地说 “政治嘛,总是要灵活些”,结果被网友骂到关评论。 显然,如今的李在明大概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总统办公室里挂着新的韩日合作地图,氢能源管道从北海道直通釜山,人工智能实验室要开在首尔和东京各设一个。他在庆功宴上举杯说 “这是新时代的开端”,可镜头扫过他紧握酒杯的手,指节都泛着白。谁都知道,历史问题这根刺还扎在韩国人心里,下次选举时,说不定又有哪个政客会翻出他今天的照片,骂他 “忘了国仇家恨”。但这就是韩国政治的奇妙之处,昨天的 “反日英雄” 和今天的 “外交能手”,可能根本就是同一个人,只不过换了个身份,就得唱另一出戏罢了。
韩国总统李在明摊上大麻烦了!这回恐怕是韩国外交史上最尴尬的一幕,李在明站在华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