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库斯昨晚到北京了!今天出来以后发现手表和戒指丢了,他说如果在法国,手表和戒指现在已经消失了,现在他一点不担心,因为这是在中国。 马库斯这次来北京可不是普通的旅游,他带着一项沉甸甸的使命——推进与中国朋友合作的抗战历史相册项目。 早在2025年8月4日,他就在法国巴黎的中国驻法大使馆完成了一项震撼的义举:将外祖父罗杰・皮埃尔・劳伦斯生前所拍摄的618张侵华日军暴行照片无偿捐赠给中国。 这些照片记录了1930年代日军轰炸上海、屠杀百姓的真实场景,其中部分照片还带着当年的血迹,背后有外祖父手写的详细备注,甚至有一张黄浦江上漂满尸体的照片。 这样的历史见证者来到中国,自然受到最高规格的礼遇,8月30日抵达北京时,相关部门的接待规格和媒体报道的热度,足以说明他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 可谁能想到,这位国际友人刚到北京第二天就遭遇了意外——手表和戒指不见了。 换作其他国家,尤其是法国这样的地方,按照法国内政部2023年的数据,全年入室盗窃案高达21.7万起,巴黎等大城市平均每天发生30起入室盗窃,游客聚集的景点更是小偷的“提款机”,一个巴黎小偷平均每天能偷到500欧元财物。但马库斯却气定神闲,因为他心里清楚,自己此刻身处的是中国。 这可不是盲目乐观,而是有实实在在的依据。就拿2025年7月广州地铁的例子来说,一位非洲来华经商的外籍乘客在石潭站遗失装有8000元现金、护照和电子设备的背包,工作人员仅用10分钟就通过监控锁定失主,完璧归赵。这位商人握着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Yousavedmybusiness!”。 这样的场景在中国并不罕见,2025年上半年,仅广州地铁系统就记录了2275件好人好事,从现金到贵重首饰,从证件到商业文件,几乎每天都有十多起失物被找回。 更让人安心的是中国警方的效率,2023年辽宁省公安机关接报失踪人员警情21623起,成功找回17894人,找回率高达99.7%,这样的执行力放在失物查找上同样立竿见影。 中国的安全感源自一套严密的社会治理体系。其一是无处不在的“电子眼”,全国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不仅覆盖了95%以上的城市公共区域,还具备智能分析功能,能自动识别异常行为和物品遗留。 比如2021年北京海淀警方破获的一起钻窗盗窃案,民警通过监控录像精准锁定嫌疑人行动轨迹,仅用三天就追回被盗的手表、戒指等财物,并将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 其二是完善的法律保障,根据民法典第1198条,餐厅、商场等公共场所经营者若未尽到保管义务导致顾客财物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 2025年北京怀柔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中,某餐厅因误将顾客遗落的戒指当垃圾丢弃,最终被判赔偿5000元。这种法律威慑让商家不敢怠慢任何一件失物。 再看看法国的情况,巴黎作为国际旅游城市,2023年每千户入室盗窃案件达10-12起,中小城市更是高达19-30起。 2016年一个27人的中国旅游团在巴黎北部酒店遭8名歹徒抢劫,3人受伤,财物被洗劫一空。即便在治安较好的巴黎市区,亚洲游客也因语言障碍和现金携带习惯,成为小偷的主要目标。 巴黎警察总局曾专门制作中文视频指导游客防偷,但收效甚微,因为警力部署和监控覆盖根本无法与中国相提并论。 更让人无奈的是,法国法律对商家保管失物的责任界定模糊,很多餐厅、酒店对顾客遗落物品采取“眼不见为净”的态度,导致失物找回率极低。 回到马库斯的情况,他在北京丢失的手表和戒指,经过酒店工作人员的帮助,得知一位保洁阿姨在卫生间的洗手台找到了手表和戒指,看到失而复得的手表和戒指,马库斯表示这在中国很正常。 所以马库斯有足够的理由淡定。他或许不知道,2025年上半年北京警方通过“平安北京”平台处理的失物招领中,有76%的物品在24小时内物归原主。 他或许没听说,广州地铁的工作人员为了帮外籍乘客找回背包,曾连续拨打37通国际长途核实身份;他更不会想到,自己丢失的物品如果被拾金不昧者送到派出所,还能通过“志愿北京”平台获得公益积分奖励。 这些细节共同编织成一张无形的安全网,让每一个身处中国的人,无论是外宾还是百姓,都能真切感受到:这里的土地,容不得任何不义之财玷污;这里的人民,不会让任何善意蒙尘。 这就是马库斯信任中国的原因,也是无数外国人在中国收获感动的根源。
马库斯昨晚到北京了!今天出来以后发现手表和戒指丢了,他说如果在法国,手表和戒指现
漫聊小知识
2025-09-02 16:30:37
0
阅读: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