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的阅兵直播,给到观众席钟南山钟老所在区域几秒镜头。当时一眼发现钟老,再仔细看坐他后面的也是厉害人物,就是“兵王”王忠心。 在部队能被称为“兵王”,都是很厉害,有的是射击,有的是特殊科目,而王忠心被称为“兵王”是因为成功处置导弹故障200余起,以及1500余次实装操作训练、20多次实弹发射演练, 执行重大任务30多次等。 钟南山的出现让观众倍感亲切。作为公共卫生领域的知名专家,他曾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关键作用,此次出现在阅兵观众席,代表着社会各界对纪念活动的关注。而坐在他身后的王忠心,则是军营中公认的 “兵王”,这个称号在部队中有着特殊分量,通常只授予在专业领域达到顶尖水平、贡献突出的士兵。 公开资料显示,王忠心的 “兵王” 称号源于他在导弹领域的卓越表现。他在服役期间,成功处置导弹故障 200 余起,每一次故障处置都直接关系到装备安全与任务成败。 同时,他参与 1500 余次实装操作训练,这些训练涵盖导弹发射全流程的各个环节,从装备检查到参数调试,每一个步骤都经过反复打磨。此外,他还参与 20 多次实弹发射演练,执行重大任务 30 多次,这些经历让他在导弹操作与维护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成为部队中的技术标杆。 在部队体系中,“兵王” 的成长路径往往伴随长期专注与极致打磨。像王忠心这样专注导弹领域的士兵,需要掌握复杂的装备原理、精准的操作规范,还要具备应对突发故障的快速反应能力。 他的经历并非个例,部队中每一位 “兵王” 都有各自的专业领域,有的擅长射击,有的精通特殊科目,而王忠心则以导弹领域的过硬本领,成为这一领域的代表性人物。 此次阅兵观众席上,王忠心与钟南山的同框,虽只是镜头下的偶然画面,却折射出不同领域工作者对国家纪念活动的参与。 钟南山代表着医疗领域对国家发展的关注,王忠心则代表着基层官兵对军队建设的贡献,两人的出现,让观众席不仅成为观看阅兵的场所,更成为展现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国家重大活动的窗口。 直播镜头移开后,关于这两位人物同框的讨论仍在继续。不少观众通过回放截图确认两人身份,分享各自对他们的了解。这种来自不同领域的人物在阅兵场合的相遇,没有复杂的仪式,却以最自然的方式,让人们看到国家发展中不同群体的共同参与,也为此次阅兵增添了一份温暖而厚重的色彩。
大概率这位防长看了九三阅兵纪念活动,不然他不会这样说。今天,据福克斯新闻报道,
【12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