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把60分白送给他,让庞众望用744分换了一张入场券,却把研究方向钉在“卡脖子”三个字上。 庞众望出生在河北沧州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母亲坐轮椅,父亲打零工,庞众望在5岁那年查出心脏病,4万块钱的手术费都是全村人民一毛一毛凑的,家庭的贫困再加上母亲的残疾,注定他与常人的人生经历不同,虽然面对种种困难,但庞众望从没放弃过自己的未来。 这样的困境并没有让他沉沦,反而在他心中埋下了承担责任的种子,小时候母亲庞志芹的生活完全依赖丈夫和庞众望的照顾,尽管她的身体无法动弹,但她一直在尽力地鼓励庞众望努力学习,希望他能有一天走出大山,走出贫困。 庞众望从五岁开始就能意识到母亲的痛苦,他早早学会了如何照顾母亲,每一天放学回家,他都会在做作业之前,先帮母亲洗漱、喂饭,确保母亲的生活起居不受到影响。 对于他来说,母亲的需求总要排到自己的前面,父亲出去打工常年不在家,庞众望为了保证母亲能得到最好的照料,从未抱怨过母亲,主动承担自己的责任,反而把这份责任看作自己成长的动力。 庞众望在上学期间得提前早早起床,先是安顿好母亲,然后再去上课,在学校中,庞众望努力学习,尽量减轻家庭的负担,学校的课本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工具,家庭情况不富裕导致庞众望的学习材料没有其他学生的多,但他依然通过艰苦的努力获得了知识。 由于家里连最基本的学习用品都无法购买,他不得不在没书本的情况下,通过抄写老师的教材来弥补,每一天他都比别人多花几倍的时间去完成学习任务。 放学后他不仅要照顾母亲,而且还要坚持复习上课内容,早早起床趁着母亲还没睡醒的时候做题、做笔记,周遭环境激发了他更加坚韧的学习意志,高考前夕村民的祝福和鼓励也成了庞众望的一部分动力。 他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奋斗,无论多么艰难,这个小村庄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庞众望加油,就在这暖心的氛围中,庞众望走进了高考考场,带着所有人的期望,开始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 高考成绩出来的那天,庞众望的名字成为了焦点,他以684分的裸分成绩再加上清华大学自强计划给予的60分政策加分,成功的拿到了744分,成为了河北省理科状元。 庞众望以这个成绩进入了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的校长还亲自来到这个小村庄,走进庞众望的家中,看到了庞众望那不足60平米的老房子,家中堆满了学习资料,尤其看到庞众望母亲坐轮椅时,让校长深感震撼。 进入清华大学的校园后,庞众望并没有丝毫懈怠,依然保持着刻苦的学习态度,每一次课后都花时间去整理笔记,研究更深层次的问题,庞众望在大学期间专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究,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领域,成为了他一生的方向。 毕业后,庞众望没有选择高薪工作,而是进入了中国航天领域,这也是庞众望的梦想,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作出贡献,几年后庞众望成功加入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为了中国航天事业中的一员,每当他站在发射现场,看着火箭冲向太空时,他都会回想起自己那段艰苦的岁月。 (信息来源:环球时报——744分考上清华、入校时获校长接见的学子,如今怎么样了?)
清华把60分白送给他,让庞众望用744分换了一张入场券,却把研究方向钉在“卡脖子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9-05 17:37:5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