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在缅北,走不走野人山,还不足以体现杜聿明跟孙立人的差距,为何这样说?且看那段

白梦评过去 2025-09-09 10:42:09

当年在缅北,走不走野人山,还不足以体现杜聿明跟孙立人的差距,为何这样说?且看那段让人痛彻心扉的历史。 中国远征军首战缅甸失利后,杜聿明带着第五军(200师除外)和孙立人新38师,准备从密支那回国,可哪曾想日军抢先占领了这一缅北中心,咋办? 过去最流行的说法是,他有两条路可走:比较安全地撤往印度,或穿越野人山热带原始丛林回国。结果杜聿明按照蒋介石要求选了后者,让国军唯一机械化部队第五军,有两万精锐葬身炼狱之地野人山,而其部下孙立人却没有盲从,把新38师比较完整地带到了印度。 咋说呢,如果真是两条路下遵令而行,只能讲杜聿明太听领导话了,乃至不顾部下死活,却不能说军事才能比不了孙立人,但问题是这个如果,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 不错,老蒋让他回国,可没说一定要走野人山呀,何况当时还有更好回国路的。您看,孙立人就认为日军刚占密支那,立足未稳,且加上附近孟拱,也就数千人,而国军有数万精兵强将,战车重炮也多,不如放手一搏拿下密支那,打通回国路。 应该讲这个建议可行性还是很高的,新22师师长廖耀湘也赞同,但杜聿明打仗向来保守,谨小慎微惯了,哪敢冒此风险,坚持走他想当然以为可以穿越的野人山,结果满满血泪,且讽刺的是,他被救出后,先到了印度,再回的国。 那孙立人呢?则在攻打密支那合理化建议被否,杜聿明又非走野人山不可,才拒绝执行这一荒唐命令,率部撤往印度的,两相一较,高下立判。尤打不打密支那,更暴露出杜军事才能跟孙的巨大差距。 唉,当初杜聿明要是听了孙立人的建议,或像孙那样敢于去印度,第五军哪会白白牺牲那么多将士,这真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呀!

0 阅读:526

评论列表

苏米

苏米

8
2025-09-09 18:25

[赞][赞][赞]的确如此[点赞]

danny

danny

4
2025-09-09 22:09

杜聿明的老长官关麟徵曾经一针见血指出,杜聿明在一线历练太少,经验积累远不及同期同僚,他更适合做参谋,而不是部队长。

猜你喜欢

白梦评过去

白梦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