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女子和丈夫吃饭喝了酒,无法开车回酒店了,他们就叫了一个代驾,一路上代驾沉默寡言,结果一到停车场,他就将车停在两个车位的中间,他一下车,就把他的电瓶车拿出来,要开车走,女子让他把车停好,他说他的时间到了,要么女子自己挪,要么就重新下单,他挪,女子听到这句话,瞬间酒醒了。 四川成都的夜晚,陈女士(化名)和丈夫一同走出餐厅,两人刚吃过晚饭,心情愉悦,顺便小酌了几杯。 两人平时都很注意法律常识,明白酒后驾车的风险与法律后果,所以散场后并没有急着上车,而是提前叫了一位代驾。 代驾很快赶到,停在路边,车灯微微闪烁。 陈女士上车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丈夫检查了一下随身的包和钥匙,确认一切妥当。 两人坐进车里,安全带扣好,代驾司机微微点头,启动了车子,轻轻踩下油门,车平稳驶出餐厅门口。 陈女士坐上代驾开的车后,一路上顺顺利利,风平浪静。 她靠在座椅上假寐,完全没想到意外会发生在看似平静的停车环节。 等到酒店的地下停车场时,陈女士低头一看,整个人瞬间傻眼了,自己的车竟然被停在两个车位的中间,左右都占了不少空间,看上去既不规矩,也十分不方便其他车辆通行。 陈女士心里一阵懊恼,皱着眉头走向代驾:“你能不能把车停到一个正规车位里?”语气里带着无奈和微微的愤怒。 代驾却耸了耸肩,态度冷淡:“我时间到点了,不能再帮你停了。” 他手里掏着手机看着时间,好像在暗示自己有更重要的任务要赶。 然后,他竟然摆出两种“选择”,要么陈女士重新下单,再加钱让他挪车,要么就是自己动手,把车从两个车位中挪到一个标准位置。 语气中没有半点歉意,反而透着一丝敷衍。 陈女士看着眼前的车,心里一阵气闷,心想哪个代驾会故意这样停?明显就是敷衍、甚至有点挑衅。 无论陈女士怎么选择,这局面都注定让她吃亏。 第一个选项“你自己挪车”,乍看似乎省事,可背后潜藏的风险却令她一瞬间清醒过来。 她刚喝了点小酒,如果真的自己上车哪怕只动一米,代驾的手机摄像头随时可能对准她。 想象一下,对方若随时按下举报键,一个“酒驾”的指控立刻可能降临,不仅影响她的信用和驾驶记录,更可能演变成被敲诈、要挟的工具。 陈女士心里一阵发冷,这种利用法律威慑来牟利的行为,其心可诛,居然有人把法律当作威胁的武器。 第二个选项,也就是“重新下单,我来挪”,则更让人愤怒。 她已经支付了代驾费用,为完成一项本就属于服务范畴的任务,为什么还要再付一次?这是赤裸裸的敲诈和欺诈。 司机赌的,就是她酒后想尽快回酒店、怕麻烦、想省事的心理。 普通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屈服于压力,草草“妥协”,但代价却往往高昂。 陈女士深吸一口气,双手攥紧,告诉自己不能退让。 她选择了最耗费精力、但唯一正确的方式,就是坚持到底。 陈女士与代驾互相对峙,她不断强调自己的权益,要求按照正常停车服务执行,而代驾则试图以各种理由推脱,甚至轻描淡写地带着威胁意味。 事情最终能解决,是因为司机的同事赶到现场道歉才收场。 事后,陈女士向有关部门进行了投诉。 对于此事,不少网友认为遇到这种事情一定不要屈服,不能助长这种歪风邪气,你有什么看法呢?
四川成都,女子和丈夫吃饭喝了酒,无法开车回酒店了,他们就叫了一个代驾,一路上代驾
文史小将
2025-09-11 14:21:1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