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华大使馆发文宣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已经向特朗普总统承诺,在他的任期内,美

天天纪闻 2025-09-11 21:40:35

美国驻华大使馆发文宣布: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已经向特朗普总统承诺,在他的任期内,美国将抢先登月,绝不会让中国得逞。   这事儿乍一听挺唬人,但要是把前因后果掰开揉碎了看,就会发现这里面既有特朗普的政治算盘,也藏着美国航天计划的现实困境,更折射出中美在科技领域的博弈态势。   咱先说说特朗普这个人。他2024年又当上总统了,现在正是他第二个任期。   他这人说话做事儿向来喜欢搞大新闻,之前在美印关系上一天之内反复横跳的事儿大家都知道,前脚把印度和俄罗斯说成输给中国,后脚又赶紧补救说美印关系“特殊”。这种风格放到太空领域也不稀奇。   这次NASA的承诺,说白了就是特朗普想借着登月这事儿,在国际上秀一把美国的“领导力”,尤其是针对中国。   他心里清楚,中国这些年在太空领域的进步太快了,从嫦娥五号采样返回,到现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载人登月计划,每一步都让美国感受到压力。   特朗普要的就是这种“对抗”的戏码,把登月变成一场中美之间的“擂台赛”,既能转移国内对经济、社会问题的注意力,又能给选民塑造一个“强硬对华”的形象。   可NASA真的能在特朗普任期内实现载人登月吗?这就得看看阿尔忒弥斯计划的现状了。这个计划原本是美国重返月球的核心项目,可自打2017年启动以来,就一直状况不断。   阿尔忒弥斯2号原计划2026年发射,结果2024年12月又宣布推迟到2027年年中,理由是“猎户座”飞船的隔热罩损坏,还有电力和生命支持系统的问题。   更要命的是,2025年5月特朗普政府大幅削减了NASA的预算,从248亿美元砍到188亿美元,削减了25%。这钱一少,阿尔忒弥斯计划的后续任务可就悬了。原本计划2027年的载人登月,现在连能不能按时发射都成问题。   而且NASA还把重心转向了火星计划,想把登月的活儿交给SpaceX这些商业公司。可商业公司的星舰着陆器到现在还没影儿呢,能不能在特朗普任期内搞定,谁也不敢打包票。   再看看中国这边。2025年3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明确表示,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现在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月面着陆器这些关键装备都在按部就班地研制。   嫦娥七号定在2026年发射,目标是月球南极的水冰资源;嫦娥八号2028年发射,要在月球上建科研站。   中国的探月工程是一步一个脚印,从绕月、落月到采样返回,再到载人登月,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没有急功近利,也没有因为外界的压力就乱了节奏。这种国家主导的航天计划,虽然不像美国那样依赖商业公司,但胜在稳定性和持续性。   技术层面上,美国的问题也不少。SLS火箭每次发射成本高达40亿美元,是中国长征系列火箭的好几倍,而且还经常出故障。反观中国,长征十号等新型火箭正在研制中,成本更低,可靠性也在不断提升。   NASA现在想靠商业航天公司来省钱,但SpaceX的星舰虽然运力大,可到现在还没通过关键测试,能不能按时完成载人登月的任务,还是个未知数。中国则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航天局统筹协调,科研院所和企业协同攻关,技术突破一个接着一个。   特朗普的登月承诺,说白了更多是政治宣示,而非实际可行的计划。他就喜欢这种“口号式”的对抗,可现实是,NASA的预算削减和战略调整已经削弱了登月计划的根基。   就算他再怎么喊“抢先登月”,没钱、没人、没技术,这事儿也干不成。而中国呢,不声不响地闷头搞研发,按照自己的节奏推进,反而更有可能按时实现载人登月的目标。   从国际反应来看,俄罗斯和印度这些国家对美国的太空竞赛并不买账。俄罗斯本来就和中国在太空领域有合作,印度虽然和美国有一定的航天交流,但最近和中国的关系缓和,也不太可能跟着美国一起搞对抗。   欧洲国家对美国的单边行动也有疑虑,担心太空军事化会引发新的军备竞赛。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登月承诺更像是一场独角戏,很难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说到底,特朗普的登月承诺就是他政治风格的又一次体现:制造话题、转移矛盾、展示强硬。但航天领域靠的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和扎扎实实的技术积累,不是靠喊几句口号就能实现的。   NASA的预算被砍,计划被打乱,而中国却在稳步前进。这场太空竞赛的结果,可能会让特朗普的“豪言壮语”再次变成打脸的笑话。   未来几年,咱们就等着看,到底是美国能在特朗普任期内实现载人登月,还是中国按计划在2030年前把五星红旗插上月球吧。

0 阅读:61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