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开始炸锅了! 马克龙着急的要跳墙了 援助乌克兰上千亿美元,现在要削减财政开支,这是在开国际玩笑呀! 自打俄乌冲突爆发,法国就成了乌克兰的“钱袋子”。2025年3月,泽连斯基刚开口要钱,马克龙立刻掏出20亿欧元“打赏”,又是装甲车又是无人机,眼睛都不眨一下。 到5月,法国对乌军事援助已经超过37亿欧元,这还不算平时的经济输血和人道主义援助。更绝的是,马克龙还带头搞“欧洲安全保障计划”,号召各国凑钱给乌克兰“战后重建”,说白了就是让欧洲给美国的代理人战争买单。 可钱从哪儿来?法国自己的日子并不好过。2024年财政赤字占GDP的5.8%,公共债务占GDP的114%,10年期国债收益率都快赶上希腊了。 贝鲁政府7月抛出的2026年预算案,明明白白写着要削减438亿欧元开支,取消两个法定假日,连医保报销都要缩水。 这哪是“紧缩”,简直是在老百姓身上割肉。奥多克萨民调显示,80%的法国人反对取消假日,82%的人觉得贝鲁根本不懂怎么改革。 更讽刺的是马克龙前脚给乌克兰送钱,后脚就跟老百姓哭穷。他在电视上大倒苦水:“法国军队不是为持久战准备的,我们已经倾其所有了!”可老百姓不吃这一套——你给外国撒钱眼睛都不眨,凭啥让我们勒紧裤腰带?这种“劫贫济富”的操作,彻底点燃了民愤。 贝鲁的下台,表面上是预算案惹的祸,根子却在马克龙的“一意孤行”。自从2024年议会选举后,执政党在国民议会就成了“少数派”,左翼联盟“新人民阵线”占190席,极右翼国民联盟占123席,两拨人加起来能把执政党按在地上摩擦。贝鲁的预算案刚一出炉,梅朗雄的“不屈法国”就联合左翼和极右翼,放话要在9月23日发起不信任投票。 被逼到墙角的贝鲁想出个“自杀式”策略:主动要求信任投票,想把责任甩给反对党。他在议会演讲时声泪俱下:“国家需要团结,分裂正在摧毁法国!” 可议员们根本不买账——左翼骂他“给富人当走狗”,极右翼笑他“拿老百姓开刀”,最后364票反对直接把他轰下台。这场投票创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纪录,贝鲁成了第三位被议会罢免的总理,也是马克龙任期内第六位下台的总理。 马克龙这下彻底慌了神。他赶紧任命国防部长勒科尔尼为新总理,指望这个“自己人”稳住局面。可反对党根本不给他面子,梅朗雄当场放话:“勒科尔尼就是马克龙的傀儡,我们不会支持他!” 国民联盟的勒庞也跟着起哄:“必须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更要命的是,勒科尔尼的任命还没捂热乎,9月10日全法就爆发了“封锁法国”大罢工,8万军警上街维持秩序,火车站、炼油厂全被抗议者堵得水泄不通。 这场政治危机的背后,是法国人对马克龙外交政策的彻底失望。自从俄乌冲突以来,马克龙就像美国的“传声筒”,跟着北约对俄制裁、给乌克兰送武器,结果把法国经济拖进了泥潭。 老百姓发现,油价涨了、养老金缩水了、公共服务变差了,可乌克兰战场上的炮弹还在源源不断地飞。 梅朗雄抓住了这个痛点。他在议会里痛斥贝鲁“为了美国利益牺牲法国人民”,在社交媒体上号召“弹劾马克龙,结束战争代理人角色”。他领导的“不屈法国”提出了一套激进方案:退出北约、停止对乌援助、把退休年龄从62岁降到60岁,这些主张在中低收入人群中引发强烈共鸣。 9月8日贝鲁下台当天,梅朗雄的支持者在南特市政厅外高唱《国际歌》,有人举着“不当美国炮灰”的标语,直接把矛头对准马克龙的亲美政策。 更让马克龙头疼的是,抗议活动已经从街头蔓延到了体制内。 9月18日,空中交通管制员宣布罢工,巴黎机场四分之一的航班取消;教师、医护人员也计划加入罢工行列,要跟政府“死磕到底”。这种“全民皆反”的局面,让马克龙的执政根基摇摇欲坠。连前财政部长布雷东都忍不住吐槽:“贝鲁下台是场悲剧,法国可能连明年的预算都没有了!” 现在的马克龙,就像被架在火上烤的鸭子。他这边刚任命新总理想稳住局面,那边议会里反对党就磨刀霍霍准备弹劾;他想继续当“欧洲领袖”给乌克兰输血,国内老百姓却用罢工和抗议告诉他“法国不是提款机”。 更要命的是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惠誉可能随时下调法国主权信用评级,到时候借钱成本飙升,财政危机只会雪上加霜。 有人说,马克龙应该学普京“硬气一回”,停止对乌援助,把钱花在国内民生上。可他敢吗?美国的压力、北约的束缚、欧洲“政治正确”的枷锁,哪一个都能把他压得喘不过气。 现在的法国,就像一艘在风暴中飘摇的船,马克龙站在船头,手里的舵却被议会、民众、国际压力扯得七零八落。这场危机到底怎么收场?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马克龙再不清醒,法国人恐怕真要把他赶下台了。
欧洲26国联军,准备对俄罗斯宣战了?很多人以为,马克龙牵头的这次派兵计划,是冲着
【6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