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迟蓬说:“我曾经有十年的时间没有戏拍,因为我嫁到西影厂了,我爱人他是西影厂的

一叶知大事 2025-09-17 10:42:11

演员迟蓬说:“我曾经有十年的时间没有戏拍,因为我嫁到西影厂了,我爱人他是西影厂的,所以他们也不敢找我拍戏,他们说不知道怎么给钱,因为都是自己厂里的人,都彼此又很熟悉,又是同事的婆姨,所以他们就不好给你。   在演艺圈,有人追逐流量,有人执着奖项,而迟蓬的名字,似乎总是和踏实、真实绑在一起。   这位演了40多年戏的老演员,人生里有一段特殊的时光——生孩子后,她整整10年没怎么拍戏,却在这段看似“空白”的日子里,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迟蓬并非一开始就笃定要当演员。   她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母亲是画家,原本希望她继承美术事业,可她对站在台上的向往,远比画笔更强烈。   16岁那年,她想拜师学舞蹈,却因年龄太大被拒绝,偶然间看到山东话剧院招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考,竟顺利录取。   在剧院的四年里,她和倪萍是同班同学,两人挤在宿舍里啃馒头、读世界名著,看完电影《小花》后,还一起立志要成为像陈冲、刘晓庆那样的演员。   1983年,迟蓬迎来了职业转折点,她和濮存昕合作出演《红叶,在山那边》,饰演一个慵懒又迷茫的北京待业青年,凭借这个角色,她拿下了飞天奖最佳女配角。   彼时的她以为,接下来会有更多好角色找上门,可生活却给了她另一种选择——结婚、生子。   迟蓬的丈夫智磊是西影厂的幕后从业者,婚后她从济南搬到西安,圈子里的关系变得陌生。   更现实的问题是,没人敢轻易找她拍戏:   都是西影厂的熟人,给片酬高了,剧组预算不允许;   给低了,又怕得罪她丈夫,毕竟是同行家属。   就这样,婚后的十年里,迟蓬几乎没再接到戏约。   但她没纠结,也没抱怨,反而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   女儿出生那天,智磊还在外地忙工作,她自己拎着换洗衣服去了医院,直到婆婆赶来时,孩子已经安安静静躺在病床上。   后来的日子里,她陪着女儿在西影厂的大院里跑跳、晒太阳,一起过家家、玩玩具,把自己活成了孩子的“姐姐”,而非严厉的母亲。   她说不上是刻意当妈妈,更像是陪着另一个生命重新长大,这份对家庭的投入,没有让她陷入焦虑,反而成为她后续演绎母亲角色的生活积淀。   这10年里,迟蓬没主动找过导演要角色,也没因为无戏可拍而否定自己。   她和丈夫的相处,也成了彼此的“助力”——智磊剪完片子,第一时间会拿给她看,让她帮忙挑剪辑里的问题;   她偶尔翻到剧本,也会拉着智磊一起分析人物性格,两人不像夫妻,更像专业上的“搭档”。   家里的氛围很松弛,她从不跟女儿讲大道理,什么事都商量着来,这种相处模式,后来也影响了她对角色的理解——她演的母亲,总带着一种烟火气的温柔。   10年后,女儿慢慢长大,迟蓬才重新回到剧组。   2006年,她接了一部数字电影《法官老张轶事之别动感情》,凭借这部戏拿下电视电影百合奖优秀女演员奖,算是正式“回归”。   可回归后的她,没想着去抢主角,反而一头扎进了农村题材的角色里。   2024年,《生万物》找过来时,她甚至没看剧本就答应了。   因为导演是刘家成,她早就把刘家成的作品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有些台词都快记熟了,她信得过这位导演的水准。   为了演好《生万物》里的“大脚娘”,迟蓬把十年带娃的生活观察都用了进去。   这个角色是传统村妇,穿着破旧棉袄,手上满是老茧,眼里却有光。   为了贴近农村妇女的状态,她在片场坚持三个月不用洗发水,只用肥皂洗头,就为了让头发保持自然的油腻感,不像是刻意打理过;   脸上也不涂粉底,晒得黝黑,还故意抹上些尘土,看起来就像真的在田里干过活。   拍戏时的农活,插秧、刨地、劈柴,她都亲自上,不用替身。   有场戏里,“大脚娘”被丈夫推到地上,她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就继续干活,那种习以为常的反应,正是她对生活里“母亲”角色的理解。   这份认真,让“大脚娘”成了《生万物》里的惊喜,甚至比明星演员更让观众记挂。   如今的迟蓬已经65岁,头发白了也不染,她说这是最自然的样子。   对她而言,生孩子后的10年,不是事业的停滞,而是生活的馈赠。   在演艺圈里,她不算最红的,却用自己的方式证明:暂时的停下,不是放弃,而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信源:   原文登载于南周文娱2025年09月16日关于《迟蓬:生孩子10年没拍戏。“孩子多好玩,沉浸进去了。”》的报道

0 阅读:799

猜你喜欢

一叶知大事

一叶知大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