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德国最大联邦州——北威州举行地方选举,素有“选举风向标”之称的该州,此次投票结果引发广泛关注。 说起选择党,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亲俄”这标签,但其实,他们能在这站稳脚跟,靠的可不只是外交立场。 过去几年,德国老百姓日子不好过,能源价格涨得飞起,工厂订单少了,生活成本高得让人喘不过气。 俄乌冲突后,德国跟着欧盟和美国搞制裁,表面上是道德高地,可实际呢?天然气管道一断,工业重镇北威州的中小企业直接受创,普通家庭的电费账单也翻了倍。 选择党就抓住了这股怨气,站出来说:咱们得先顾好自己,不能老让老百姓为大国博弈买单,这种直白话听着简单,但戳中了很多人心底的不满。 基民盟虽然还是老大,但明显感觉到压力山大,绿党更惨,直接被选择党挤下去,丢了第三的位置。 绿党这几年推的气候政策,听着挺高大上,啥碳中和、能源转型,可老百姓更关心的是眼前的饭碗。 北威州的煤矿工人、汽车厂员工,谁不想日子稳当点?绿党忙着画大饼,结果忘了脚下的坑。 选择党就不一样,他们直接喊:能源安全第一,别老想着遥远的环保目标,先把电价降下来,让工厂转起来,这话听着实在,北威州这种工业大州,听了能不心动吗? 社民党作为执政联盟的一员,他们本想靠社会公正的招牌稳住选民,可现实太复杂,北威州移民多,融合问题从来没消停过。 一边是老龄化社会需要劳动力,一边是文化冲突和资源分配的矛盾,社民党想两头讨好,结果两边都不买账。 选择党就没这么多顾虑,直截了当说:移民政策得先考虑德国人,这话听着刺耳,但对那些觉得自己被边缘化的选民来说,像是找到了代言人。 社民党这次票数滑坡,党内估计得好好反思,不然未来更不好办。 选择党的领头人爱丽丝·魏德尔,这回真是风头无两,她不是那种传统政客,讲话不绕弯子,直指问题核心。 选举夜,她没急着庆祝,而是冷静地说,这结果是老百姓对现状的清醒判断,她想传递的信息很明确:选择党不是来捣乱的,而是要修正那些让德国偏离正轨的政策。 魏德尔这人立场鲜明,敢说敢为,她的亲俄主张,虽然让主流媒体炸了锅,但也让她在质疑西方路线的人群里,成了标志性人物。 基民盟的州长亨德里克·许斯特,他虽然守住了位置,但面对选择党的势头,脸色肯定不好看,他自己都承认,移民和经济问题上,联盟党得赶紧补课,不然麻烦大了。 德国是能源进口国,没了俄罗斯的天然气,日子多难过,北威州的老百姓最清楚,选择党喊出恢复东方合作的口号,虽然争议大,但在能源危机面前,还真有不少人觉得这路子靠谱。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 影响力扩大到德国西部,德国选择党在关键地方选举中站稳脚跟
俄罗斯,刚刚给欧盟,划下了一条“同归于尽”的红线!必须看清,欧盟主席冯德莱恩
【70评论】【6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