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华使领馆今天写道:“‘中国对全球安全构成的威胁与日俱增......美国及我

全球秒报君 2025-09-18 10:11:15

美国驻华使领馆今天写道:“‘中国对全球安全构成的威胁与日俱增......美国及我们的盟友的目标必然是减少我们对进口自中国的产品的依赖,特别是在和能源系统这样对经济和国家安全而言至关重要的方面。” 美国能源部部长通过驻华使领馆发布的声明,揭示了华盛顿对中国在能源领域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深感不安。 这种焦虑背后,反映的不仅是两国间的竞争态势,更是全球能源秩序深刻变革的缩影。 中国在全球能源领域的影响力提升,并非偶然。 过去十年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持续领先全球,光伏组件产量占全球比重超过70%,风力发电设备关键部件占比超过50%。 这种产业优势不是通过不公平竞争获得,而是源于长期的技术积累、规模效应和产业链协同优势。 美国一方面承认中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却试图通过政治手段改变市场选择,这种做法本身就存在内在矛盾。 值得深思的是,美国对华能源依赖的担忧出现在一个历史性时刻:全球能源体系正经历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期。 传统能源地缘政治中,资源禀赋是决定性因素;而在新能源时代,制造能力、技术标准和供应链稳定性将成为新的战略制高点。 中国通过提前布局和持续创新,在这一转型中占据了有利位置,这恰恰是美国焦虑的深层原因。 美国推动的“减少依赖”战略面临现实挑战。 能源转型需要低成本、高效率的设备供应,而中国产品在当前具有明显性价比优势。 若强行切断这一供应链,不仅将推高美国能源转型成本,还可能延缓全球减排进程。 据国际能源署测算,全球完全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的光伏和风电设备,有相当大部分需要来自中国制造。 在气候危机日益紧迫的今天,将能源问题过度安全化可能产生反效果。 这场竞争反映的是两种不同发展模式的差异:中国通过产业政策培育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而美国更倾向于通过市场机制和科技创新来保持领先。 两种模式各有优劣,理想状态下应当形成互补而非对抗。 但当前美国政策正朝着“脱钩”方向推进,这可能造成全球能源市场的碎片化,提高各国能源转型成本。 中美在能源领域的竞合关系将重塑全球能源治理体系。 历史表明,能源技术的扩散和应用最终会超越国界,任何试图通过政治手段限制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努力,从长期来看都难以成功。 就像上世纪石油时代一样,谁掌握了能源技术、设备和标准,谁就能在未来全球格局中占据主动。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共同挑战面前,各国是应该优先考虑地缘政治竞争,还是应该构建新型全球能源治理体系,让技术、资本和产品更自由地流动,加速全球能源转型?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将决定我们能否如期实现碳中和目标,也将重塑未来数十年的国际秩序。

0 阅读:4

猜你喜欢

全球秒报君

全球秒报君

每日更新,国际新闻不延迟。